第247章 燕朝向輿國宣戰(第3/6頁)

黃太醫就告訴她,冬天的時疫和秋天的時疫各有不同,但一般熬到春天夏天回暖應該時疫就猜不到散了。這期間若是免疫力地的將士可以通過吃藥壓制疫病,然後再通過療養將病治好。

容錚一直以來非常看重這幫楊家軍,不僅僅是原著給他們對大燕的忠誠,帶來的高度評價,更是因為這幫楊家軍關系著北下八個省府的安危。

隨即,她沒有由於命令趙飛虎帶著醫護相關人員,還有押送大量養殖好的白皮豬下北邊境。

容錚還一度回信給楊忠義,交代他從今天起凡是山水都需要燒開才能喝,並且要保持雙手的幹凈,勤換衣物,不得有誤。

容錚還撥了一個月的儲布量給邊境所有的將士們,每人做三套衣服。

這批訂單很快被河間府,兩林地區,鎮口城,甚至是其他省府的紡織工拿去了。還一度再引起了大量招工潮,如今民間的女工早已經是高薪的標準,但凡有織布手藝的婦女基本可以撐起了自己的家。地位也隨著經濟逐步在改善。

為此不用容錚特地去為這些婦女正名正身,各地官府意識到女子對織布的貢獻和當地的經濟重要性,他們紛紛鼓勵婦女踏出家門帶動織衣。

容錚聽說這件事後,她還各地寫了一封嘉獎信表揚這些有先進思想的官員。

當然也不缺乏模仿的人,由於織布業起來後,軌道修路還在待續,各地的男青年除了務農期間都會到紡織廠幫忙,開頭還有男青年被人嘲笑做女人玩意,沒有面子。

後來窮怕的人家不管是男女都擠著進織布廠,為此還創下全家脫貧的先例。而且這戶人家自己還開起了店鋪,自給自足,加大了繳稅,連當地官府多了一層稅後,也趕著給這戶人家發小紅旗。

這件事還被一個關系戶上報給了京官,京官見是在自己管轄範圍發生的事情,說不定能在陛下面前露一次頭,他立即在早朝的時候上報給了容錚。

之後果真像這位京官想的那樣,他不僅被陛下表揚了,甚至他管轄的地方還被陛下評為先進區。

一時間受到了百官關注,讓這個京官出了次風頭。之後他在陛下面前議諫的時候也順利多了。

這讓不少人爭相效仿,那些礙於面子的男人也偷偷讓自己家女人出去做事,由於每家每戶出的人很多,再加上織布越來越多後,市場一度達到了飽和,但沒關系,燕地各府大商人通過朝廷到海外貿易。

他們將大量的紡織布銷往海外,結果海外市場就跟吞金獸一樣,無論出多少布都很快被人購買走,甚至在燕地的織布還成為了外面的緊銷貨。

這導致燕地不少商人想去海外做生意,但他們很快發現,他們大燕的陛下早就立下規矩,設了門檻,要所謂的上市公司規模正規把控才能出口。否則太多優品貨裏面夾雜劣質貨會影響大燕的聲譽。

於是很多想投機取巧的奸商瞬間被這個門檻給打了回去,而那些良心商家則是可以在鑒定商品合格後,獲得出口證書。

海關官部在這種重中之重的事情上萬不敢收錢的,因為他們在海關辦事,家裏早就被朝廷給與的福利給帶動起來了。

現在溫飽讀書是沒問題了,他們可不敢因為點小錢而丟了這個大飯碗。哪怕再多錢能有這光宗耀祖的事情有意義?

這個時候大燕多數人還是看重名聲的。

而大燕繼雪鹽後,又有一個出口標簽,那就是織布大國。大燕的布不僅質量好,而且還有私人定制,當然這些私人定制一般是手工的,傳統的手工被淘汰下來後,開始走上了高級時尚的上坡路。

這也是容錚為了那些不適應紡織車的人家,還有為了保護大燕織布錦繡傳統而立下的一個機制。

這使得不少海外皇室慕名前來定制,就這樣大燕傳統手工開始往費時,高端的品牌上走,也算是以另一種方式給保留下來了。

當然這賺的是慢錢,但也足以養家糊口了。

現在的西洋珍妮紡紗車賺的都是快錢,難免會讓人急功近利,為此各地官府收到了不少商家不正當競爭的案子,甚至還有村莊為了布各自打了起來的消息。

許多官府面對這些人都以收回紡紗車來警告他們,然後還有惡意競爭惡意壓價的,勞務司出馬立即得到了解決。

總之現在的民間由於公賣私賣被朝廷共同允許的情況下,讓織布量以幾十倍的速度積成。甚至達到了修路工一天都可以換兩套衣服的標準。

窮苦人家只需要花十文錢都能扯到一塊普通的布做衣服。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民間就發展了春裝,甚至有人已經連夏裝,秋裝都開始設計了。

由於五花八門,一度受到不少讀書人的追捧,當然也有老古董認為衣服太花裏胡哨影響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