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燕朝向輿國宣戰(第2/6頁)

異國商人聽後,不免羨慕燕人在九州遭遇天災人禍的時候遇到了明君,雖說他們在國內到處能聽見有人貶低燕國皇帝是女人,即將滅國的話題,但那些都是過過嘴癮的人,壓根沒見過什麽世面,就淺薄偏見。

不像他們跋山涉水過來闖一闖,卻發現燕地在現在已經算得上個民富國強的國家。

沒一會兒,就有疑似官差的人追趕小販了,小販們像是早就習慣一樣紛紛推著車,挑著擔跑了。嚇得異國商人還以為這裏不能行商。

之後他們卻發現官差們雖然氣勢洶洶地趕人,卻沒有追的太急,等人跑了,他們也沒追過去只是簡單的驅趕罷了。

而且異國商人還聽見燕人官差說什麽影響市容之類的話,之後,一個官差就好心將批發下來的文書交給他們道:“你們的文書已經遞到上頭去了,上頭答應了你們的入駐請求,只不過五年之內你們都得住在白楓鎮不得離開,並且逢年過節還得到當地官府簽名報到。”

“還得守燕法,行商也不得坑蒙拐騙,我們大燕可是有勞務司的人,你們商人如果做了出格的事,先不說勞務司會追查,遵紀守法的商人也不會放過你們。”

反正他們大燕的商人現在十分團結,尤其是在周邊惡劣條件的對比下,不僅僅是商人,就連普通百姓都明白,只有大燕有這麽個安穩之地可以讓他們生活。

其他地方現在還不如大燕的一個邊鎮。

異國商人們紛紛答應了,然後他們感恩戴德地帶著家眷去了白楓鎮,還別說白楓鎮雖然也是窮苦簡陋的地方,可當地白楓鎮居民一個個卻洋溢幸福的微笑,是那份不受外國瘟疫饑荒安寧的笑容。

白楓鎮青壯年還一大早去官府門口排隊去了,異國商人們還以為這些青壯年是被拉去征兵的,還想說大燕的征兵也是如此的嚴格。

結果經過有人的打聽,原來是這幫青壯年要被官府帶到兩林地區修軌道,並且包兩餐,每個月有二天假的回來。

剛好朝廷也包車,所以不用人擔心沒有交通工具。

當異國商人去當地官府報到,再交了一大筆錢後,他們就被安排到白楓鎮中心那唯一的幾層瓦屋去了。然後官府還派人通知這些異國商人都去了解一下白楓鎮的府經濟區。

聽說是燕國上官打算要將白楓鎮變成白楓府,而異國商人就占一個很大的比重。

異國商人最怕的就是自己閑置下來,尤其是在異國地無法適應當地環境,而導致自己做不開生意,站不住腳跟,現在好了,燕人的上官本就有建設這個鎮子的打算。他們正好可以趕上。

其實這不過是大燕改革的一個藍本,底層的官員也不過都在效仿鎮口城等地來振興自己管轄的地方,而且還是非常大規模地建設。

再加上當今陛下致力打造這樣改革新風氣的環境,但凡是嘗試的人,只要合情合理,陛下都會給與寬容的對待。並且對成功的人加官進爵,有賞有罰,十分公正。

這也是為什麽那麽多人有底氣在各地進行修路,經濟建設,壯大各地的農業的原因。

就這樣異國商人們落地白楓鎮。

日後的白楓鎮也成為經濟繁榮的小京城,讓各地商人趨之若鶩地往裏鉆。

與此同時民間各地的輿商,他們發現衛國的商人在大燕似乎很吃香的樣子,而且有的衛商都已經改名了入了燕籍。

這本來在兩國之間最被人唾棄的賣國賊,如今到了大燕卻成為了香餑餑,過上了好日子。

這曾經輿商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他們國內發生瘟疫和饑荒後,輿商才發現大燕真的是世外桃源,而周邊卻宛如地獄那般可怕。

和輿商差不多想法的人很多,尤其是邊境的楊家軍,他們已經不知道抓了多少想偷渡的輿民和衛國胡人了。

要不是楊將軍不允許殺平民將他們放回去,楊家軍們早就被這沒日沒夜鉆著空子偷渡的人動家夥了。

楊忠義見將士們很多人都快二天二夜沒合眼了,而外面的各國的災民還是跟萬千螻蟻一樣抓都抓不完,甚至有很多人已經在他們守候的邊境外,紮堆,紮帳篷住下來了。

楊忠義怕將士們惹上了瘟疫,於是在附近放火燒山,燒出一條安全區,驅除了視野障礙物,再建了個瞭望台專門負責盯梢。

這一系列當地行動下來,總算緩解了各國災民的入侵。

只不過還是有士兵染上了時疫,再加上高溫,一下子傳染了數百人。

楊忠義立即讓人將他們擡出去,分到另外的地方去,然後他派人八百裏快件送信到京城去,將此事上報給了容錚。

容錚很清楚這批早期出現時疫的將士是可以得到醫治的,於是,她詢問了黃太醫現在的時疫一般分多少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