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秋收和秋稅(第2/6頁)

戶部侍郎則是道:“敢問陛下授租稅可是各大戶租聘農民相關的稅務?”

容錚道:“但凡是擁有超過五十畝田地的大戶,則按照農民人頭稅進行補充授租稅。”

鄭錢聽後,他眼睛頓時一沉,但他沒有敢說太多,因為身邊有不少糧田的官員們都聞聲色變起來了。

難怪陛下一大清早會因為萬民書發火,現在凡事知道大燕田稅內幕的人都很清楚,農民能有幾個稅交給朝廷,雖說是積少成多可以構成一大筆財富入庫,可到底都是杯水車薪。

真正大頭的是那些家裏養著上百個丫鬟,坐擁千畝地的官宦之家,要麽是旁支親戚,要麽就是當地地主。

這些都是能一個頂百個千個稅的存在。

而如今陛下有攬錢的意向,她勢必會在這些地方進行搜刮。

很快,鄭錢和其他官員們在涉及自己的利益時,大家都紛紛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開頭容錚特地提起燕太、祖、時期的均田制,到現在大燕均田制形同擺設,變成了租用制。而開國那天大燕就定下該地主人交田稅而不是幫其中田的人。

如果農民擁有自己的田地,他自然得交田稅,農民也交的心甘情願,畢竟是自己的田地。

可若不是自己的田地卻仍舊交這麽多稅,這就變成了一個財富分配不均,大燕卻只能向窮人征稅,不能向富人征稅的兩極化。

這就造成了農民欠收無糧的時候直接導致國庫年收入的降低,拿著資源卻不願意上貢的卻常年在享受,這在容錚看來是個極其明顯的隱患,只要眼睛不傻大家都看的出來。

哪怕富人繳稅,大燕的規定也是只負責和農民一樣繳稅,但能逃稅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更何況現在沒有當代那中大銀行進行過戶,即便過戶,也仍舊有人出各自花樣來逃稅。所以說規矩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只能用人來制人。

隨即容錚特地設立了除在任的官吏外,還有白身讀書人外,其他一律按照臨時的新稅法繳稅。

甚至連丫鬟的人頭稅都加入其中了。

此舉頓時在整個朝廷引起軒然大波,當然這還只是小小的震動,下階級的人卻引起了一場巨大的地動。

朝廷內的有官員極力在這個時候阻止容錚這麽做,都被她輕飄飄一句:“今年只是試驗一下,無傷大雅,這位愛卿何必著急?莫不是你家有很多的田?那不用怕,你如今在任那稅就不用繳納,甚至朝廷還得在你告老還鄉的時候補貼你。”

之後容錚又出一系列的養老補貼,尤其是對順利告老還鄉的官員進行補貼,至於抄家的那些自然是沒有了。

這些官員聽見陛下言語間有想調查自己的意思,他當場也閉嘴了。

等散朝後,百官們一個個在自己的小圈子大酒樓聚集了起來,他們都開始議論紛紛起來:“陛下此舉無疑是溫水煮青蛙,她真當我們看不見她背後的目的。”

“如今只是民間大戶,不在朝廷人員,但誰又規定了在任官員的親人受陛下補貼?”

“陛下自己成親了,該是知道養家糊口多麽的困難。”

“莫不是大人您錦衣玉食慣了,怕陛下斷了您的奢侈的生活?百姓們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能活下去,怎麽到了大人這裏反而還活不下去了?難不成大人是吃金子長大的!”突然有個年輕人嘲諷起來。

一個四品官員頓時訓斥起來:“放肆!哪裏來的下官,真是目無尊長!”

旁邊坐著的鄭錢頓時轉頭過去看向那名年輕人,身穿巡察衛五品要員的衣服。

鄭錢頓時疑惑了,巡察衛的官員他都是知道臉子的,怎麽眼前這位他從來沒見過?

很快那位年輕人就拿出了副巡都的金牌,他還自稱林殊,是禮部尚書的獨子林殊,沒想到他這麽快受到陛下的重用,而且還是在巡察衛任職。

由於巡察衛是獨立部門,哪怕官階大的人也不能對他們直接進行調動,或者行使上官權力教訓下屬。

這四品官員頓時灰溜溜閉上嘴巴了。

不僅僅是這個官員,其他還在質疑容錚的官員們也紛紛閉上嘴巴了。

最後林殊抱下拳,他放下銀子直接就離開了。

等林殊離開後,有官員頓時掀了桌子表示對陛下今年的新稅法感到不滿,可陛下卻十分狡猾說試試新規,以此為借口來堵住他們的嘴巴。

既然陛下要將手伸的那麽長,那就休怪他們在背後動手腳了。

鄭錢見這些人已經聯合起來,他也默不作聲地離開了。

之後沈立林在找到他時,他還在大街上散著步,兩個平常不對頭的人第一次問了對方一件事。

沈立林道:“我想這個新稅法還只是陛下在略施小計,實則她真正的目的在最後。”

說著他又講起了別的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情:“早前我就聽說,陛下還是太子的時候,她逃婚在桃花縣的一個月就遭受到層層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