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燕國振興民生【終】(第3/6頁)

而充分享受到壟斷當地治安,還沒有小勢力搗亂的官府,他們收的稅還有評價也多了起來。面對的不再是以前一敲門就關門,甚至躲進大山也不願意繳稅的那些偷奸耍滑的百姓。

相反他們變得主動上稅,甚至還有人有余錢買肉吃。

江林中心地區的百姓確實很快享受到了新政令帶來的好處,他們至少在柴米油鹽當中,鹽的負擔去掉了。

誰也沒想到高價鹽沒有後,民生也會跟著改變那麽多。

以前全都拿去買鹽的錢現在可以剩下一半,那一半錢還能買點豬肉打打牙祭。

而江林地區的農婦們,她們發現土豆這個玩意可以當飯吃,還可以當炒菜,剛好江林地區還沒有完全普及開種土地。

於是這些農婦合夥開始種土豆,這件事傳到官府耳朵裏,官府立即派人詢問農婦為什麽種土豆?嚇得農婦們以為土豆不能私種,結果官府告訴他們現在種土豆有補貼,多種點,等以後時間長了人多起來,土豆就沒有補貼了。

官府還給這些農婦補了三兩的補貼,之後這件事就傳遍了各個鄉村,所有的農民都等著過幾個月秋收後,他們就開始撥一些土地種土豆。

而種稻米本來就是規定種植面積的,所有農民們開始開荒山林,在山地裏種起了土豆。

一時之間,江林地區就刮起了種植土豆的風潮,每家每戶都要種上個幾分田,生怕自己錯過了就沒有了好處了。

而官府補貼一些人後,就宣布不再補貼了。但土豆仍舊還是被種植著,日後也成為江林地區必備的農作物之一。

不僅僅是種土豆,很快由巡察衛介入各地基層官吏,巡官司直接帶著容錚的命令過來下放各種蔬菜種子,甚至還教當地官吏如何種大棚菜,然後讓官吏們下鄉一個個去教。

這些底層官吏們傻眼了,讓他們這些擁有官身的種菜,他們沒聽錯吧?

開始還有人不配合,當一個巡官司當場將一個不配合的官吏給交給刑部後,這個官吏很快就被刑部搜出了瀆職,貪汙的罪證。

然後這個官吏瞬間就倒台了,倒台後,還牽扯了一樁官商勾結案。

很快那商人也被抄家流放了。

這件事充分讓底層官吏認識到,巡官司聯通六部,他們不屬於任何一部,獨立於一個衛所,並且直接歸陛下管。

也就是說,他們這些底層官吏已經不是跟一個京城武官在打交道,而是直接和陛下在打交道!

這個消息頓時驚住了不少官吏,同時也讓官吏明顯感覺到以後江林地區,會源源不斷受到陛下的照顧。

官吏們自然也想自己管的地方比江淮還富庶,這樣他們就不用向往江淮了。

隨即官吏們開始配合巡官司下鄉,拿著各自的任務去指揮那些鄉下野民,這不接觸還好,一接觸民眾全都嚇跑了。

官吏們光是澄清自己不是蓄意什麽,調查什麽,都花了二天時間,這讓巡官司十分的不滿意,看來當地官吏一點都不得人心,也難怪他們容易被煽動造反,然後給陛下增添麻煩。

隨即巡官司將此事告訴了當地縣令,縣令也嚇得親自下鄉解釋,又是送東西,又是走家造訪聊問民生,這才勉強打開了民眾的家門。

江林百姓們也一副活見到鬼一樣,他們親眼看見大人們穿著便服下田,然後告訴他們怎麽栽苗,怎麽搭棚子保溫,還有灶台生火什麽的?

反正講的那是有模有樣,但是礙於男女授受不親,只能由男丁上,結果男丁沒幾個學會的,氣得官吏們又不敢罵他們,怕將人罵跑。

還有的官吏教不會一些百姓,他都直接喊人叫爹了,嚇得那百姓當晚要搬家。

那官吏再也不敢胡言亂語了。

之後,官吏們就想了一個辦法由女子教農婦,然後農婦教自己家人,就能省不少功夫。

結果誤會更大了,官吏們被百姓們打上覬覦農家女子的標簽,然後每家每戶看見他們就關門,讓官吏們的工作全白做了。

大棚菜的計劃就毀在了固有官民的印象上。

容錚聽說大棚菜計劃還沒開始,她不由地懷疑兩林地區的官吏人員素質,估計是和群眾脫離太久了,才導致她的計劃有所延誤了。

但她不能直接責怪官吏們,並且還要鼓勵他們。畢竟這些官吏能想到通過女子來推動大棚菜計劃,也算是動了腦子了。

她現在對底層官吏的要求很低,低到他們會動腦子去協調就行了。

隨即,容錚親自寫了一封慰勞信給這些底層官吏,鼓勵他們為兩林的鄉親父老們做出貢獻,建設自己的家園。

底層官吏沒想到自己也會有收到聖上的書信,他們激動的圍著信看了半天,最後縣令決定將信裱起來,懸在公堂上,以後大家都要繼續往這個方向努力,才不會辜負了陛下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