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振興燕國民生【二】(第3/6頁)

各個小國的貴族們發現打不下了,他們紛紛向大燕投遞文書希望大燕可以協助他們鎮壓內亂。

容錚直接以不幹涉別國內政為宗旨,賜了一些大燕的桌椅板凳給他們作為安撫。

小國貴族們收到禮物覺得被羞辱了,可還是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再加上這些桌椅板凳都是他們小國見不到的上等木材,所以他們也就勉強接受了。

於是小國們發現大燕壓根不管,只是對他們表示慰問,然後就置之不理了。小國們又不敢在邊境浪費那麽多國力,只好退一步承認外渠的成立,野人的身份也第一次以外渠人的身份得到了正身。

而且小國少民們打贏後不再向當地貴族繳稅,貴族們也是敢怒不敢言。

只有輿國和衛國邊境的少民全部被鎮壓了。其他小國卻只能承認這些少民的身份,並且承認外渠為本國特區。

可實際情況,所有人都清楚那就是外渠已經形成了邊境眾線緊挨著燕渠而沾了翻身的光。

外渠還向燕渠投了臣服文書,直接由少渠縣令任命外渠的外長。

少渠縣令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沒遇到這麽神奇的事,按例說得勢的少民應該自己自立國度,自己建立外渠國不是很好嗎!偏偏只當個特區還向他們燕渠臣服,這不是擺明的想倒貼做他們燕渠做他們的遠房親戚。

而大燕的遠房親戚的身份確實也比小國貴族來的威武。當然少渠縣令很清楚這是一份下國合法合理的臣服,只要外渠臣服了,他們燕渠在法理上就要對他們進行管教。

於是,少渠縣令就順理成章接受了外渠的臣服,然後上報給鄭錢,鄭錢現在還在炒郵票券,現在又接到少渠縣令投的折子。

他還嫌棄這個縣令怎麽那麽沒用,一點小事都處理不好。

結果他打開折子發現他們大燕又多了一個外渠區臣服,只要他們承認了外渠的地位就相當於讓外渠和諸外小國享有平等的地位。

鄭錢見此直接稱贊稀奇,然後他看了下外渠的國土面積總共...一萬裏。

他擦了擦眼睛確定自己沒看錯,這比少渠大縣城的面積還要大,雖說都是山,可開發後就不一樣了。

可他又覺得奇怪了,既然是那麽大國土,怎麽會向小小的少渠臣服,果然是小國少民讀的書太少,自己直接自立不就行了,居然還效仿南鏡特區要納入大燕。

不管陛下承不承認,對方既然臣服,大燕就得在大事上管教他們。

鄭錢就將這個折子交給容錚。

容錚也確定自己沒看錯,一個小小的燕渠總共不到四千裏,居然能影響整個邊境少民地區。

她無奈地嘆氣起來:“這大概就是國力的影響吧。”

大燕的國力也不知不覺地影響到那麽多國家的命運。

容錚又對外渠少民的反抗進行了初步的了解,她發現這些人和燕地的少民不一樣十分的尚武,之前之所以被壓迫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武器。

其實哪怕之前沒有武器這批少民也在祖上世世代代流血犧牲下來的。所以少民們都對統治過他們,壓迫過他們的貴族十分的痛恨。

至於大燕有沒有這個情況,她發現也有,只不過都是和輿國邊境的少民,還有衛國邊境的少民打過不少的仗,而小國聽見大國的名字都不敢動,更別說反抗了。

容錚逐漸意識到也許這段原著內沒有詳細記載,並且在她和燕兒登基後就已經結束的故事,如今正以碎片式地粘貼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大燕史書。

原著內表明了,她一年後會征討輿國衛國,但具體怎麽征討,原著作者十分粗糙直接懶得寫,然後就打完寫了一章番外說她一統天下了。

容錚十分無語,她覺得這本原著處處透著缺失的片段存在,若不是她在補充也許故事只剩下一個骨架子,而非現實中這般有血有肉。

同樣容錚也逐漸意識到,也許當初她看的不是一本小說,而是...一本以這個世界古代歷史為背景進行編造的同人文。而且還是一本百合同人文。

並且原著作者...可能就是燕國後世的人。只不過這名作者為何會和她一樣存在在一個另一個現代世界?

這或許又是一個需要進行發掘的謎題。

容錚沒有直接承認外渠的合法地位,反而發書詢問了一邊小國們的一見,希望他們能說出自己的心裏想法。但她真是太高看這些小國的膽子了,她的一封書信到了小國反而成為了天書。

並且小國們紛紛答應外渠特區的獨立,只是希望外渠不要對小國進行滋擾,並且希望外渠保護他們的邊境。

容錚也不想現在這個多事之秋發生太多的事情,她直接命令外渠雖然獨立,但仍舊不能違反國法國規,由於小國的國法國規沒有大國的繁雜又有保護性,漏洞也少些,她就直接用燕律約束這些外渠人。畢竟這些外渠人加起來數量已經二十多萬了,不管好會成為一大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