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振興燕國民生【一】(第4/6頁)

百姓們聽說此事,全國上下都對輿國衛國不齒行徑進行了譴責,兩國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們就是想通過不承認燕國在如今年代為三國之首的地位,然後趁機奪取燕國在各國之間的話語權,甚至在整個東方進行輿論上的打壓,而且還各自煽動兩國之間的百姓對大燕渲染仇恨。

輿國本就輸給了燕國,再加上有俘虜在手,他們本來想低頭要回俘虜的,但沒想到還沒開口聽說大燕發生了江王叛亂,不過沒過一天就被新帝平息了。

而且那位新帝還是一個女子,當下輿國就找到了借口,從原本想低頭把俘虜要回去,變成趾高氣揚命令大燕交出俘虜。

這麽厚顏無恥的嘴臉真是讓燕民們氣壞了,一時間國內要反攻輿國衛國的風聲也在變大。

容錚在攻打完奧島後,她收到了其他八個附屬國的臣服國書,至於還有一個,那就是已經被滅了的奧島。

附屬國基本該臣服的已經臣服了,還有的跟燕國親近的附屬國已經跟隨燕國三百年了。

容錚特地賜了該國大王一個親王的頭銜,加固了對該國的統治。

另外,容錚還發現了草原地區各地藩王效忠後,又開始將那邊發生的邊境暴民暴動的事件給上報到容錚那裏,而且這些與邊境民族勾結一起發生暴動策劃的人不是輿人就是衛國的胡人。

要麽是兩國之間的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輿國國內本來就管不了,少數民族地區通常也是自治,各自自食其力平常壓根不會惹是生非。

他們那裏也有一個藩王地區同族的輿民,只不過本來兩國邊境關系好好的,突然就發生這些流血事件使得當地人馬損失巨大。

容錚不難發現這是輿國和衛國在對她進行試探,試探她的底線。甚至大燕的國力。

容錚眼下不怕試探,但她也不能對邊境少民坐視不理,更何況邊境的燕軍多數是少民參軍保衛的,邊境的家就是他們的家,他們的家人現在被外敵滋擾,她不能坐視不管,寒了這些將士的心。

當下她在一次早朝詢問葛秋是否可對邊境進行鎮壓。

葛秋告訴她,邊境線國與國之間挨著,要是處理不好可能隨時發生大戰,而大燕眼下不適合發動戰爭。

甚至有摘星樓的那些迷信的官員進言,今年宜守不宜攻,需要對邊境少民進行安撫。

其實大家都說的有道理的,容錚也不像在當太子的時候反駁他們,相反這次情況不一樣,大燕現在才喘口氣,還需要調養生息一段時間。

起碼,她已經在等今年的秋收了,今年秋收將會她的好時機,在那之前她必須好好應對輿國和衛國這兩個所謂的大國,如何地蠻橫無理地對她進行政治輿論的攻擊。

待來年。她凰臯倒要瞧瞧輿國衛國還笑得出來嗎!

當即她提出了搬遷邊境少民退居一百裏內,讓出偏僻的地方守住平地的政策,並且她親自出手與敵國邊境少民保守派進行一次文書上的交談。

這次交談成為燕史日後民心所向的一大轉折事件,還在後世的盛燕史裏被點評為多民族國家團結的表率。

因為歷朝歷代,無論是燕國還是輿國衛國,他們都視邊境少民為蠻夷野人,既不承認又不打算放任他們,在輿論上打壓這些邊境人,在生存上逼他們各自為自己的國境做保衛。總之這些野人在各地看來都是茹毛飲血,生吞活剝的,不是像他們一樣吃米的。

這種世紀偏見性的謊言就這麽維持了一百年,而邊境少民其實多數都是和各大國同文同宗的人。他們與當地結合,教化了當地的土族,讓土族歸於和平是做了很大的貢獻的。甚至每年各國發生邊境滋擾事件都還是這些少民自己內部調和處理的。

不得不說他們為邊境和平做了很大的貢獻。

而且邊境一些當地大家族還是三百年前大統一王朝梁國貴族後裔,當地土族經過他們的洗禮早就和燕民無異了。

容錚了解到這個世界的少民與現代的不同,這個的世界少民是被各國排斥的存在,這在她看來是非常可笑非常愚蠢的行為。

她也不會拒絕自願稱燕民的少民,相反她還要重視他們,給予他們身份的合法性,幫他們撇棄各地的陋見偏見,為他們正名。

於是除了退守邊境一百裏,容錚還允許少民進入內陸做生意,並且打造一個燕渠省會,而地方就在邊境靠近輿國的一個大縣城。

這個縣城叫少渠。邊境的地方多數會用渠字來命名,所以很多大地方都帶來渠字的地名。

燕渠省會的計劃得到了百官的贊同,百官當中有不少有識之士甚至還建議輿國邊境的少民與燕國邊境少民同宗,不如安撫好燕國這幫的少民再趁機拉攏輿國邊境少民的認同,這樣燕渠省會的第一個目的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