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新帝新政策(第3/5頁)

吃完後他們就被趕回草地休息。很多人吃完飯,摸著自己飽的跟懷胎五月差不多的肚子,紛紛道:“如果今天是最後的一頓,我也算是飽死鬼了。”

“這些燕人為什麽給我們吃的那麽好?”

“我也是奇怪,我從來沒見過戰俘也有資格吃飯,要是我們大輿的俘虜不是被綁著給新兵練槍就是射箭,等射死為止。”

“這幫燕人肯定沒有好事,你們不要因為三頓飯就被他們收買了,就跟那些向燕軍低頭的輿奸一樣。”

其中一個年紀小的,他打了個飽嗝說:“大哥,不止三頓,是三頓半。”

“臭小子閉嘴,我看你也想胳膊肘往外拐了。”

“總之我們明天死定了。”這位輿軍大哥在這裏言之鑿鑿,而其他人早就不在意生死一個個陷入了夢鄉。

他們還夢見自己回到家鄉,家裏的親人喊他們回去吃飯。

一晚上因為這頓飽飯不少人開始思鄉了。

等第三天,大部分俘虜已經準備等死了。

結果燕軍們推出一桶又一桶的粥,而且還冒著肉粥的香味,直接勾起了不少人的饞蟲。

這一天開始燕軍和輿軍們開始一起吃飯,這是孟如軍命令的。

燕軍雖然很不服氣,但想到自己已經報仇了,對方又是俘虜,而且還和新帝推行的新戰爭法有關。

他們就算再討厭輿狗,也不能破壞了新帝的政策,因為對他們來說新帝做什麽都是上天授意的,她身懷天賜神技,所以新帝這麽做是自有她的神跡。

底下的人不知不覺都開始對新帝不斷神化起來。他們已經不滿足神龍再世了,現在都開始流傳新帝其實是天帝之子,他因為不忍大燕百姓民間疾苦所以私自下凡來幫他們了。

這期間先帝已經殯天的消息也傳遍了大燕,大燕不少人開始盼望太子早日登基。並且現在所有人都稱容錚為新帝。因為新帝的年號還沒下來,大家只能這麽叫著。

而先帝不注重年號,所以之前的二十多年,大家都以先帝的一個字作為年意來數日子的。

孟如軍在聽說這件事時,這個版本已經流傳了整個西北,甚至西北商人出去做生意都一路散播到交趾處和十三地八城。

原本這一帶的百姓聽說新帝推行新戰爭法,優待那幫畜生,他們還有點異議,可聽到天帝之子下凡時,再聯想到要不是傳說中的天拿命救了他們,他們可能還在山裏受苦挨餓。

百姓們就瞬間對這位新帝的任何做法都打心眼地支持,甚至已經有對一種新帝做什麽都是天意的心態。

孟如軍十分哭笑不得,不過也由此可見新帝在民間的民心,所以新戰爭法的推動沒有任何阻力,除了小部分的酸儒。

只不過嘴在別人身上還不能讓人家抱怨幾句,即使抱怨也無法改變新帝的決心。

而先帝的皇陵最終還是選擇在了綿山的山頂,容錚親自給皇陵上了柱香,然後她允許鄭家人帶走鄭皇後的屍體埋在祖墳裏,並且她還親自賜了一些皇室陪葬品給鄭皇後算是對她死後生人的一些慰藉。

同樣她也沒有針對鄭家,因為畢竟是穆王的外家,她還是賜了個前國公的名號給鄭家。

鄭家也接受了,隨即舉家開始搬去了江淮一帶,不再在京城為官。

容錚也允許他們在一個大縣城當個知府,這個決定不止為了撫慰穆王,還有感激皇後,同樣皇後的家人確實有能人的存在,她不願浪費掉那些人的才華,就給了他們立功再度上京任命的機會。

只不過穆王現在還是不見蹤影,甚至開始有人指責穆王的不孝,這些風聲通通讓容錚壓下去了。

她很清楚穆王現在不知道自己父母親的事情,他原來是替自己辦事才會在半途中被江王的人挾持的,現在看來她得和江王好好談一次了。

隨即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京城那邊的宗府和皇政院對新帝催的緊。

而期間的戰俘營一天天按往日發夥食下來,再一天天派發任務,不少輿人吃飽飯後沒事幹就打架生事,甚至搞起了小圈子。

一個圈子被叫輿奸,一個圈子被叫無卵男,另一個圈子則是硬漢。

這個叫硬漢的圈子是最容易生事的,孟如軍得知此事,他開始執行新帝的第二條規矩,那就是讓這幫大老粗學習。

於是就有先生開始入營對這些輿軍進行教化。

這些俘虜們十分不屑,覺得燕人真的天真,居然讓他們學習,學了他們就能成為大燕人?可笑至極。更別說他們也不想成為大燕人!

然而很快這三個小圈子,逐漸被分化成學霸圈和學渣圈。

讀的好的人通過了筆試可以獲得好的一塊地方開荒,甚至每日還是白飯二菜一葷的供求,而讀的不好的,只有白飯鹹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