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太子中毒風波(第2/3頁)

通過太子中毒這件事,由於下官們也在懷疑是不是上官做的手腳,這些人生怕自己的上官連累自己,於是行賄的舉動也少了。

來回串門的次數也少了。

大家都很怕死,怕惹上麻煩。哪怕想錯一百,也不能放過一個不慎的細節。

而京城的上官們他們坐著步輦路過街道,要回自己的府衙時,還在路邊聽見附近露天茶館的百姓和讀書人在議論紛紛。

“太子殿下差點中毒這事,現在鬧得整個京城沸沸揚揚的。我聽我宮裏當差的姑姑說,好像是因為貪官們不滿意太子殿下清掃其他貪官禍及他們,於是貪官就用貪汙的錢買通了武林高手來毒害太子殿下。”

“真是天殺的一幫貪官,連太子殿下都敢毒害。他們難道就不怕被天打雷劈!”

“豈止如此,我還挺我一個表親在宮裏當公公,他還給太子殿下倒過茶,說太子殿下已經躲在陛下身邊不敢再出門了。還說其實朝廷中還有大貪官沒抓到,那些大貪官生怕東窗事發,所以要對太子殿下先下手為強。”

“我瞧刑部的大人們最可疑,當初太子殿下清理河間府貪官,他們是跳的最歡的。”

說著,忽然有人發現有個官員坐著步輦朝這邊望,大家紛紛噤聲,然後都冷冷地看著那官員離開。

那官員離開時,還覺得背脊一陣陰涼,感覺身後好像被無數人給戳過一樣。

官員就趕緊叫轎夫道:“快,快走。”他怕再不走會就有人敢朝他扔臭雞蛋。

最後等他走遠了,大家紛紛朝他離開的方向:“呸!”一陣子。

“剛剛那個不就是刑部侍郎嗎!”

“說不定他就有份。”

“貪官真是可恨。”

百姓們在京城裏傳的是沸沸揚揚,輿論再輿論,給京城的官員們帶來不少的困擾。

很多官員面子比較薄,紛紛避諱不已,畢竟在京城裏現在太子被毒害的風聲和爭議實在太大,誰要是摻和進去,就宛如黃鱔上沙灘,不死也是一身散。

這陣子他們當中,但凡有個串門的都會被人戳脊梁骨,而且也不知道誰一直盯著他們,有一個官員拿著下官的禮物照常回家,次日就有人說他貪汙。

然而第二天,這官員就被自己的下屬給彈劾了。

彈劾也就算了,本來彈劾流程怎麽都得拖上十天半個月,可這會兒京城的授理速度詭異地快。彈劾的奏折送到軍機閣時,軍機閣大臣覺得是個燙手山芋,就優先脫手給戶部侍郎葛豐,也就是葛秋的兒子。

戶部才不管這些事情,尤其是葛豐覺得他爹現在在前方建設,背後這些小人卻要將麻煩推到他們葛家,於是他反手推給了吏部。

吏部侍郎連沈立林都沒敢通報直接押給了刑部,幾乎是跨部了,刑部壓根不管這種事情的,他們只負責刑事民事法事,結果收到這份跨越職責的奏折,這讓刑部尚書頓時氣得扔到了那個被彈劾的官員手裏。

本來他們刑部最近一直被人指指點點,幾個小老百姓他們還不怕,他們忌憚的是下屬一個個疏遠各自的上官生怕沾染麻煩。使得他們平常下令三天能做好的事情,拖到五天,現在除了公事快點,下官們一律在私事都想和他們撇清關系。搞得他們私事小於公事,日常生活都變得不太方便。

於是就這麽一推下來,被彈劾的官員看見彈劾自己的奏折,他當場氣得要去找那個人麻煩。

可那個人轉頭就申請了巡察衛個人監護,這是巡察衛裏設有的特殊的保護,凡是對案件有幫助的證人,都會在辦案期間受到保護。

現在彈劾的人被常子龍等人看著,那官員只能自認倒黴了。

等過了明天,官員的貪汙案還沒審理,他的上官就主動貶他官職,將他打發到偏遠地區去了。

這件案子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但也充分說明如今的大燕官場,為官者對自己本職工作的處理,處於一份失職心虛的心理。

讓那些原本什麽都喜歡推給下屬做,自己甩手當掌櫃的一方高官者,因為這股太子差點中毒的邪風給掃的瑟瑟發抖,他們也開始上手自己的職務。

起碼被查的時候,他們還是有點真才實幹在裏面的,可以給自己脫罪。

而那些沒有辦事能力的人,他們到處用錢巴結自己的上官,有多少就巴結多少,而這些上官收了錢的派出自己的幹員給這些人臨時抱佛腳。

也有的收了錢不認人,更有不敢收,或者直接舉報的人。

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小縣,下官隨意舉報當地縣令的烏龍案件也頻繁發生,而且舉報一件就會授理一件,期間這些小地方的彈劾還要經過巡察衛的手裏,即便上面通知沒下來怎麽處置地方縣令。

也足夠嚇得一些縣令官心慌慌,不敢再頂風作案了。一時間治安反而好多了,百姓也暫時得到了暫時的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