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五條大魚上鉤(第3/4頁)

隨即沈立林又請示了大家真的要買國券?要的話,各自協議一份保證書。

沈家的人幾乎都寫了。

沈立林沒想到這一次他們家那麽配合,於是就上交了二十萬兩國券錢,而鄭錢那邊也來交錢了,他的那總共十萬兩。

全部都送進了東宮。

東宮當天清點了之前雷雲剩下的二十萬,然後沈立林的二十萬,鄭錢的十萬,總共已經籌到了五十萬兩。

這花了不到七天的時間,五十萬兩就到手了。

黃禹看著這麽一大筆錢,他簡直眼花繚亂了,摸著銀子之際,他不忘道:“太子殿下您現在收集那麽銀子做為庫存,萬一以後大家沒有銀子了咋辦?畢竟銀子是有限的。”

容錚覺得黃禹問到了關鍵所在之處,她便告訴黃禹說:“所以孤要推行紙幣了,而印錢管理權將為孤所掌握。”

當時候她會根據情況印錢,一切錢財都要通過實物作為基礎,為了避免通貨膨脹,她還需要多多打通周圍的交通,增加生意來往提高經濟,才是最好的辦法。

而提高生產也是重中之重。

隨即容錚再將剩下的二千國券,找了個機靈的官員塞給對方,讓他學會買國券競價,果不其然,剩下的二千張又籌集了十五萬兩銀子。

她的東宮已經堆積了很多銀兩了。

然後東宮負責印發的第三版通用版的國券,以白菜價的方式,送臉盆送痰盂水果等方式受到百姓們的青睞。雖然沒有了之前的淘金熱,但後來的人覺得自己也得到了點東西。反正通用版的國券,一個月後就可以拿回錢,而且上面還有太子的印章。

太子殿下的印章在,她是不敢賴賬的,賴了就是砸了她的招牌。

而後通用版,直接收獲五萬兩,容錚已經通過發行國券獲得了七十萬的儲蓄金。

七十萬隨著東宮的一百萬兩,再加上後期遊商們源源不斷送進來的國券金,總共湊夠了二百萬兩。

其中當屬雷雲投資的最大,容錚見識到此人對市場敏感度非常高,她決定將雷雲安排進了巡察衛,當一個後勤主管。

雖然後勤主管只是民辦,但能夠和官府夠上關系已經是給雷雲鍍金了,他的身份自然也會提高。

雷雲算是正式上岸了,容錚還給他一本自己旗下的規矩,只要他安安分分守著,她對他做的一切合理合法的事情都不會有任何指責。

所以雷雲洗白的路仍任重道遠,但雷雲並沒有氣餒,他還將家搬到了京城,順手開了三間酒樓,還有模仿鎮口城運輸隊模式,讓餐飲變成了改良成外送到家的便利。甚至雷雲買下的那塊地方還修好了路,讓附近的房屋煥然一新。

容錚得知此事,她時常會派巡官司去捧場一下,熱鬧一下,算是對她的生意的照顧。

京城如今國券發行已經由沈立林督辦,他已經發放到富庶的南部省府去了。至於能收回多少目前為止尚未知。

而已經下了鎮口城和趙瀘匯合的葛秋,他前腳剛到二天,後腳二百萬兩資金就空降到眼前來了。

這讓葛秋十分震驚太子的斂財速度,同樣趙瀘也已經目瞪口呆,半天嘴巴都合上了。

因為他們很清楚,太子的思路,太子的聰慧,是他們永遠無法比肩的。甚至太子優秀的太不像話了,她一點不像是陛下的兒子。

就連葛秋想起對太子的懷疑,他也忍不住嘆氣了:“若是有一日,她不再管理朝廷,我反而會更怕太子。”

趙瀘道:“為什麽?”

葛秋就盯著他,沉聲道:“因為現在是朝廷圍著太子轉,而不是她圍著朝廷轉。”

“我這麽多年來,也從未見過朝廷百官如此互相配合,從前我們當中哪個不是鬥得你死我活的。而現在卻出奇的和諧,並且還不得不分工合作。”

因為他們的利益不知不覺當中,已經被太子悄悄地綁在一起了。

等他們抽出身來發覺此事時,卻已經來不及了。

葛秋最後收起賬簿,他看著帳篷外一直不肯進來的沈元秋,他便當了個和事佬道:“沈將軍,要開工了。你還要在外面站到什麽時候?”

沈元秋這才不情不願進來,要不是為了沈家,為了他能有一份站得住腳跟的戰績,他才不會下來呢!

現在下來,他反而發現自己只是個房屋監督工,哪來的什麽打仗啊叛軍了,敢情他是被堂弟沈立林給騙到這裏來了。

沈元秋為此氣一直不順,他進來的時候看見趙瀘更是板著臉。

直到,葛秋說了一句:“聽說太子殿下為你量身定了個任務,你拿出來我們看看?”

趙瀘聽了,他頓時吹胡子瞪眼道:“什麽計劃?本候怎麽沒有?!”

此話一出,沈元秋忽然覺得自己心裏那口氣通了,原來這趙莽夫沒有太子給他定下的計劃,就只有他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