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太子返朝監國(第2/3頁)

歡公公是什麽人?他是陛下的隨身太監總管,他的走動對所有人來說都有很大的影響。

歡公公本來有些猶豫的,但他聽說太子被推舉為監國人之一,他也是挺高興的,可不能高興的太明顯。

於是,他拖到中午才去東宮通知了太子,請她回朝監國。

容錚自然答應了。

她沒有理由拒絕,既然是監國,那她走監國的路繼續自己的計劃也未嘗不可。

這一次,歡公公特地帶來不一樣的龍袍給容錚穿,幾乎和天子的龍袍差不多了,差就差在用的錦繡絲和玄冠不同。但容錚的服侍等級已經是僅次於天子,她也相當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代表。

容錚穿上金龍袍那一刻,她感覺到龍袍裏面的質感細滑,又不沾身,透氣性又好,穿的她十分的舒服。

她在走之前特地在千秋燕的面前旋轉一圈,告訴她:“孤要上朝了,孤的未婚妻可有什麽表示?”

“小女就預祝太子殿下不負眾望。”千秋燕見她自信滿滿,她的唇角也不知覺上揚:“旗開得勝。”

旁邊的歡公公聽了感覺她倆在把監國說得跟打仗似的。

他就趕緊提醒這未來的小兩口:“太子殿下,千秋小姐,今日返朝意義非凡,不僅有百官,甚至是全天下的百姓都會知道此事。”

“屆時,太子殿下就無法像現在這般低調,作為皇室之榜樣,士子之模範,以後凡事都需要第一個迎頭而上。”

並且還不能有任何差池。

只不過有件事歡公公不是很明白,太子殿下是如何說服穆王殿下推動大家為她返朝的?

歡公公也知道除了祈雨,穆王和太子殿下有接觸,其他時候兩人幾乎不怎麽來往,怎麽這一次關系說變就變,現在兩人幾乎都快站在一起了。

他真是老了,越來越跟不上時代了,也對現在的年輕人個性變得捉摸不透了。

容錚和歡公公返朝後,她踏入禦正殿那一刻,擡頭望去,正殿上那張四方金光澄亮的龍椅,擺在她面前,並且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離她那麽近。

她的出現,百官一舉側過身膝蓋紛紛落地跪下,他們齊聲叩拜道:“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禦正殿恢弘宏亮,升龍梯在前,容錚的身影登上升龍梯走上了寶殿台,她坐在右側漢白玉方椅上,對面則是穆王正坐著。

兩人面對面坐著,形成了有史以來絕無僅有的手足共監國。

之前便是手足祈雨,穆王和太子殿下已經收獲了民間一片呼聲,最早的一次就是在河間府,他們倆同樣在河間府的童謠裏作為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代表。

眼下,他們兄弟再度一起監國,不得不說,在精神方面起到更多積極影響的作用。

天下的百姓們開始對這兩人有了更多的期望。

畢竟能共同迎來雨的龍子們,怎麽看都是天在佑大燕!

陛下在的時候都沒有現在這番讓整個大燕有了勃勃生機的氣象。

與此同時,民間在今天確實比往日熱鬧多了,先是因為下雨後來又聽說太子回朝監國了。

百姓們對太子監國都認為是理勢當然的發展,尤其是太子在河間府有著極大的民心,河間府的百姓支持太子,那大家都是百姓自然對太子也多了幾分厚望。

這一天桃花縣的大街上運來一批糧米,剛到的時候就被米店老板們一搶而空。

然後米店老板又以多二十五文的價錢售賣,結果米非但沒有賣出去,反而都堆在了倉庫裏發黴了。

他們都納悶起來了,現在不是說到處缺米嗎?怎麽他們屯米了還沒有人來買米啊?

於是,他們就組織人去調查,不調查還好,一調查,他們才發現自己落伍了。

原來桃花縣的縣令為了巴結譚西知府,知道譚西知府厭惡壟斷,制造高價販賣,他就打造了一個民驛站專門供大量進口的貨物,其中就包括米了。

由於是專人派送的,所以縣令命令出售價格不得多於成本價的一倍,而這批米是十文錢進貨的,所以最多只能買十五文一斤米。比米店老板們便宜十文錢。

於是百姓們都去民驛站買米去了,自然米店的老板稍微擡高一點就沒人買了。

大家都覺得縣令是魔障了,放著錢不賺,後來知道他是為了前途,眾人又唏噓起來。然後米店因為市場的調整,而不得不跟著以十五文一斤的價格賣。可是還是賣不過民驛站,米店老板們為了不讓自己虧本只好以十三文的價格售賣。

這才搶了一批顧客來購買。

現在的桃花縣已經不如去年那樣缺糧了,現在普通人家每個月還有半缸米的剩余,按照這樣的趨勢,說不定一年還可以囤個五六缸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