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太子真正的目的(第4/4頁)

常子龍到底脾氣暴躁了,二話不說,帶著景王加快速度離去。

再想起這兩天太子殿下故意將景王放在一個沒有陽光的黑屋子裏關著,再丟了不少老鼠和草蛇進去,將景王嚇得精神快崩潰了他才肯認罪。

然後趙思齊開始主審景王,他在河間府貪贓枉法的罪行。

開頭景王還不承認,後來趙思齊拿出太子給的罪證,他頓時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才後知後覺發現,原來太子特地針對他不只是為了一個龜公,她真正的目的是自己在河間府貪了銀兩的汙點。

現在汙點被她抓住了,太子還將皇族的家規搬出來,通過施壓,告訴他要麽被剝奪爵位,從此讓自己的爵位被皇族取消成為庶民。

要麽認罪被流放一段時間,然後乖乖地滾回自己的封地。他至少還能保住剩下的榮華富貴。

景王一向大手大腳慣了,沒錢使比讓他死了還難受。

於是,取其輕而避其害,作出了選擇。

景王選擇後者,他主動自首坦白從寬,然後將貪汙的銀兩悉數歸還國庫,就可以獲得從輕而判。

之後不等葛秋攔下押送囚車去皇族所在的皇政院,景王已經沒有再掙紮,而是乖乖地配合常子龍帶他去皇政院交給皇族伯皇族叔們處理。

葛秋大聲喊了幾聲:“王爺!!王爺!!!”

他都沒有得到回應,也沒有追過去,心裏直叫,景王算是完了。

太子既然都敢用囚車押他去皇政院,就說明景王發生了他葛秋都無法插手的事情。這下子糟糕了,等陛下醒來,他該如何跟陛下交代?

而趙思齊看在他朋友父親的份上,他便主動告訴他道:“太子殿下在審訊期間,無意間得到景王殿下在河間府曾經收受賄賂,數目巨大的證據,和景王的認罪供詞。”

“並且太子殿下第一時間已經上報了皇政院,皇政院的王爺們決定以避免皇室名譽遭損,就用家事的方式處置景王,至於外人當然是不得出手,更不得為其求情。否則與景王同罪。”

太子這一手先發制人,她直接掐斷了葛秋甚至其他人為援救景王的希望。

葛秋當場甩袖而去。

趙思齊則是搖搖頭道:“葛叔這麽多年我真是佩服錯人了,我一直以為你是個好官,但是沒想到會如此黑白不分。甚至縱容景王滋事,為其擦屁股。”

從今以後,他崇拜的對象就只有——太子殿下!

只有太子殿下,才是他心裏那個最完美的偶像!

隨著景王送到皇政院,河間府譚西知府立即帶著馬校尉,還有六百府兵,將景王在河間府甚至在其他縣的地方的商鋪通通給扣押了。

譚西知府跑了一天,對景王的狗腿子抄家抄的人都要暈頭轉向了。

直到次日,他帶著兩個黑眼圈檢驗景王在河間府貪汙的資產,總共有七百萬兩。鋪子有八十多間,私宅二百座,強占良田八千畝,買賣的下人上千人,外室總共百位。

一個個全部都是在吸著老百姓的血在過日子。

譚西知府當然沒有那麽老實將東西全都交上去,而且現在上頭自己都在忙的團團轉,壓根管不了他們。

等上面反應過來,他早就做好了手腳。

於是,譚西知府親自派了府兵,喬裝打扮,押送三百萬兩送到了東宮。

黃禹這會兒回來後,他收到了譚西知府的信,當場就收下來了。

隨即那麽大一筆賬在容錚允許的範圍內,取消了很多強占的田契,歸還了那些百姓,還有商戶一部分錢款。

其余的她都收了下來,而且剩下的這筆錢,她並沒有直接押送回國庫,而是直接通知了皇政院。

皇政院有些老王爺得知這一筆巨大的臟款,他們願意扣下來自己用,並且主動為容錚扣下那一半銀兩和歸還良田的行為,做了個掩護,大家都開始睜著眼閉著眼。

畢竟和太子合作,鬧到陛下那邊去,他們即便是陛下的長輩,也不好下台。倒不如他們主動拿下這筆巨款分發下去,充作修繕大燕皇家各分廟的費用。

到時候再立個名目上去,即便是陛下也啞口無言,只能吃這個啞巴虧。

因為誰都知道景王這裏面的資產,肯定也有皇帝的一份在,否則他也不會這麽派葛秋保景王了。

只是誰也沒想到,朝廷正忙亂之際,太子居然抽個手就將景王拉下馬,然後所有人幾乎來不及反應就將景王貪汙案做出了最快的處理。

讓他們無路可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