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3/5頁)

“你進時疫區了?”

“我偷溜進去,發現他們在後邊埋屍體,粗略估計死了七.八人。瘟疫才剛開始就死這麽多,暫時沒有藥能壓制,後續很不樂觀。”

趙白魚犯難,他前世跟著外公背過不少千金藥方,唯獨時疫相關的藥方很少接觸,因為現代醫學發達,直接研究疫苗,便沒叫他背誦時疫相關的藥方。

這事兒他幫不上忙。

“先叫崔副官以撫諭使的名義奏請揚州府,派多點藥材和太醫過來,想辦法制止疫情。”

***

崔副官收到回信,通過施壓呂良仕向上級揚州府要求增派藥材和太醫,揚州知府蕭問策摔開書信,同左右判官說:“呂良仕得寸進尺!”

左判官:“或許真的是疫情緊急,看呂良仕信裏的意思是撫諭使也注意到江陽縣時疫,揚州府不得不出力。”

右判官:“呂良仕左右逢源,前一陣削尖腦袋往揚州府裏頭鉆,想進太子黨,這幾天卻銷聲匿跡,像是找到新靠山。”

蕭問策:“你想說他投靠欽差?”忽地冷笑:“那撫諭使是來抓他小辮子的,他投靠欽差不是自投羅網?”

右判官:“可是還有一個鄭運副。呂良仕此前就是秦王黨,秦王倒台他才想找新靠山,眼下調來一個淮南運副,偏偏是鄭國公府裏頭出來的,都說門生故舊藕斷絲連。與其另攀高枝,不如攀回原來的枝頭,他呂良仕本就是墻頭草,想兩頭抓是人之常情。不過我看鄭運副未必拿他當回事,他敢屢屢從我們這兒要藥材和太醫,恐怕是打著借時疫做功績的念頭,將功贖罪。”

蕭問策順著他思路猜想:“你意思是呂良仕謊報,只將疫情往嚴重了報,從我這兒騙取藥材和太醫以便以後做出一折漂亮政績,補鄧汶安這樁冤案的過?”

右判官:“便是如此!否則時疫怎麽會突然爆發,又突然情況轉急,且還出了档底下人偷藥材去賣的事兒?這麽多事情連環撞一塊,哪有這麽巧的事?”

蕭問策:“如果就是湊巧,而呂良仕的確想借時疫將功補過,與此同時還有撫諭使到江陽縣盯著他,他不敢有絲毫怠慢和作假,才屢屢上折子至揚州府?”

“不無可能。”左判官尋思片刻便說道:“不如先派人到疫情區探究竟,再叫個人去江陽縣探探撫諭使的虛實,按理來說,若是撫諭使到了,大人您也得親自登門拜訪。至於這份請撥藥材和人的折子,可以增派一些,但不能多,就說咱們這邊也發現幾個似有時疫症狀的病人,正召集太醫商量對策。屆時便是撫諭使責問起來,咱們也有理由擋回去。”

“也是個法子。”蕭問策拍桌:“就這麽辦。”

***

呂良仕收到一車藥材和一個太醫、四五個學徒時都快瘋了,指著衙門外頭,揚州府府衙的方向痛罵:“草菅人命!他蕭問策這是草菅人命!都什麽時候了?知道病倒多少人了嗎?就這麽點藥材,這麽點人,這是要害死我啊!”

幕僚趕緊勸說:“聽衙役回話,說是病倒的災民從十幾人增多到上百人,之前的三車藥材用得七七.八八,太醫夜以繼日,累倒了一個,揚州府那邊還在觀望、試探,咱們實在等不及,不若先把縣裏的大夫和藥材都搜刮送過去?”

呂良仕:“好!好!就這麽幹——等等,得留三個、不,五個大夫,還有兩車藥材在縣衙裏。對了,千萬不能讓欽差大人知道疫情情況——”

“是否遣人去找漕司或帥司?知府不信我們,幹脆越級找上差的上差?”

“不行!”呂良仕厲聲拒絕:“要是漕司和帥司那邊也知道江陽縣的疫情,等於整個淮南都知道,消息遲早傳到京都府,被聖上知道死了那麽多人,我還怎麽將功補過?”

“還有,時疫區得瞞著情況,不能對外泄露半分。”

呂良仕抹著滿頭冷汗,原還能拿疫情當政績,誰能料到疫情來勢洶洶,不過幾天便有無法控制的趨勢,害他連連向揚州府奏請的折子都不敢往嚴重了說。

“瞞著——如果有人來問,定要瞞下來,謹防是欽差大人私訪,得把疫情往輕了說!”

幕僚愕然,顯然是沒想到呂良仕下限能低到這地步。

***

來時疫區查探的人被瞞了過去,以為時疫不嚴重,將情況如實報回揚州知府。

蕭問策惱怒,措辭嚴厲地譴責呂良仕好大喜功,叫他腳踏實地幹實事,好好想想脖子上那顆腦袋。

思及撫諭使,怕呂良仕在其間做文章,蕭問策便以揚州府發現時疫為由,只給少量藥材,甚至不願增派太醫。

收到回復的呂良仕自是急得眼前發黑,一封封書信送進揚州府。

***

淮南的官推來推去的功夫,時疫區轉眼就過了七.八天,短短時間內已然死亡上百人,統統拉到後山就地掩埋,不過用了大量石灰阻止病毒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