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4頁)

兩院雖為一體,但向來是各管各的,西院一應人情往來與東院並不相靠,東院這邊的內宅管事正是錦恭人。

錦恭人上門,是來交賬冊的。

說實話,葉娉也就是在溫禦面前嘴炮,真論管家她並不在行。若真要管,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會很累。

她現在有地位有錢,沒那麽想不開事必躬親勞心勞力。

錦恭人管家多年,定是深得溫禦的信任。相比起堪比養母的錦恭人,她可不認為自己在溫禦的心裏地位更高。再者她對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很滿意,並不貪心更多的富貴。

賬冊並不多,據錦恭人說這是今年的賬目

葉娉未翻賬冊,道:“郡王信任恭人,我亦如此。”

錦恭人神色如常,並未有受寵若驚之色。“以前郡王未娶妻,我代管也沒人說什麽。如今郡王妃在,我豈敢逾越。”

“我初嫁進來,諸事不知。說句慚愧的話,我出身不高,在娘家時並未學過管家之術。一些小賬倒是能算得清,但若說料理一府之賬,怕是極為吃力。我與郡王夫妻同心,郡王信任之人,我必不會疑心,所以日後還是有勞恭人。”

在葉娉說自己出身不高時,錦恭人難得正眼看了她一眼。

她笑了笑,面上並無自卑之色。

“聽聞長公主在世時,也極為信任恭人。恭人繼續管賬,郡王放心,我也放心。若真讓我管,指不定賬沒管好,反倒給郡王惹了不少麻煩。內宅安則諸事順,想來恭人也不願郡王被這些瑣事所累。”

“郡王妃若是因為這個,可先接過管家之權,我從旁協助即可。”

“恭人想必應該聽過我的一些傳聞,我心悅郡王,除了郡王之外,旁的事我並不在意。我一心想照顧好郡王的飲食起居,不願在其它的事上分心。”

錦恭人又看了她一眼,在她的眼裏沒有看到羞澀,只有坦誠和真摯。

這樣的眼神,錦恭人曾在另一個人身上看到過,那便是已故的安和長公主。

那時長公主與溫國公兩情相悅,從不避諱於人。宮中有人傳謠,說長公主不矜不持,未出閣便與男子有染。長公主便將所有嚼舌根的人聚在一起,告訴他們自己與溫國公有白首之盟,所言所行正大光明。她記得當時長公主便是這般目光純粹,不見羞澀唯見坦誠。

她沒再堅持,應下管家之事。

“既然如此,我恭敬不如從命。但每月賬冊,還請郡王妃過目。這裏是開春以來的進出賬和人情往來,郡王妃看過之後也能心裏有數。再者我年事已高,也不知還有多少年好活。郡王妃若是想學,我定會傾囊相授。”

“有勞恭人。恭人若是有合心意的傳承之人,也可推舉。”

錦恭人再次意外,這些年她的身邊怎麽可能沒有合心意的人。不管是風清還是雲淡都是她一手教出來的,個個都是看賬管賬的好手。

“郡王妃,當真不忌諱?”

“能者居之,舉賢不避親。我相信恭人教出來的人,必定和恭人一樣,忠心不二且能力出眾。”

錦恭人心下受用,但並未急著說什麽,神色也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位郡王到底秉性如何,還需多觀察些時日。

葉娉暗道不愧是皇宮裏摸爬打滾過的人,到底城府定力不比普通人。她得體微笑,拿起最上面的一本賬冊。

只一眼,她就愣住了。

竟然是表格。

“這記賬之法,我怎麽從未見過?”

葉家門戶低,她這麽問倒也不會讓人起疑。

錦恭人聞言,刻板的臉上浮起一抹自豪。“這是長公主所創,但凡官府內宮,現在皆是延用這種記賬之法。”

葉娉垂眸,“長公主大才,真叫人敬佩。”

那位未曾謀面的婆婆,應該也是一位穿越人士。

“長公主三歲能詩,五歲能文,有狀元之才。”提及故去的主子,錦恭人神色緩和了許多。主子之才,不輸男子。先皇後曾不止一次感慨,若長公主是男兒身,該有多好。驚才絕艷的嫡皇子,必會成為一代明君。

若不是長公主那些年步步為營,精心謀劃,最後登上帝位的又怎麽可能是陛下。不拘是徐貴妃所出的大皇子,還是賢妃膝下的二皇子,哪一個不是城府極深手段過人。可憐她家主子殫精竭慮,最後香消玉殞。

如果可以,錦恭人希望歲月倒回,回到長公主還在的那些年,她必定會更加精心照料主子的身體。

葉娉卻在想,三歲能詩五歲能文,長公主若是穿越者,必定是胎穿。

“長公主雖早已不在,但她養大了陛下,陛下愛民如子換得盛朝百姓安享太平。她還生了郡王,郡王以己為刀守護世間公允。我相信無論過去百年還是千年,後人都會記得她的功勞。哪怕她匆匆而過不到三十七載,卻永遠活在世人心中萬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