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誰為主導

以統治階級的立場而言,若是想治理好一個國家,並使這個國家長期處於安定和祥和,那在人力和財力,包括生產力都沒有達到一個至高水準的時候,就不能將國家中所有的事情都劃定到自己的職權範圍內。

若是一個國家的運行中,所有的產業都歸於國家的部門來運營,那以政府的角度,所要成立的部門和直接養的人就實在是太多了,負擔過重。

除了部門事關官家命脈的產業,若是關乎於市場經濟的產業,全部都要由國家來進行操控運營的話,整體的發展會停滯不前不說,而且時間長了,經濟更是會萎縮,運行也將會癱瘓。

就漢朝的階級特點而言,若是想將茶葉或是白瓷以最快的速度通過民間的發行渠道發送出去,毫無疑問最好的選擇還是郡望亦或是大族。

荊州那邊有蔡覓的娘家蔡家和劉琦扶持的樊釹商鋪可用,但他們的影響力在西面確實是不夠的。

其實在蜀郡、廣漢郡亦或是關中境內,會有比漢中楊家更加適合做這件事的人,但那些地盤目前不在劉琦手中,所以劉琦在這個節骨眼上能夠用到的,只能是楊家。

楊家要用,但不能說毫無章法的用,若是劉琦剛剛占據漢中,就與漢中的大族進行這麽有價值的通貨進行貿易合作,在政治地位和經濟主導地位上,就處於劣勢,雖然在利益上,是劉琦帶給他們的更多,但在合作上,就等同於劉琦求著他們替自己打開關中銷路的。

但現在,意義完全不同,這並不是劉琦在與楊家聯合,而是再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是不計前仇的大義之舉。

結果是相同的,但政治性質完全兩樣。

楊柏仔細的在心中核算了一遍賬目之後,對白瓷的前景和利潤無限看好。

他輕輕地咽了一口吐沫,道:“使君,依照楊某之意,使君若是能夠在漢中開窯,並請荊州工匠來此大批量的制作白瓷器皿,楊某再聯合本地豪強商戶共同經營,而制窯和購置耗費人力,我等諸族願替使君分憂,所得之利,七分歸於使君,我等只取三成,以報使君之大恩。”

在漢中造窯,以楊家為首的漢中諸族皆願意投資,幫劉琦分攤物力和人力的成本,這可算是天大的好事。

但劉琦偏偏不答應。

“白瓷的制作,與地域、風水、土壤等因素息息相關,等閑不能夠輕易在旁處開窯,這樣,我只需按照和青瓷一樣的價格,將荊楚所生產的白瓷轉賣於諸族,至於拿到白瓷之後,你們往關中或是蜀郡、廣漢等地所販賣的價格,多出多少利潤,一概與我無幹,如何?”

楊柏心中暗道可惜。

同時,他也感覺到了眼前這個年輕人的精明。

將白瓷珍品,用青瓷的價格給自己,若是拿到關中或是益州,以楊柏等人族中的渠道和能量,最少能以五倍往上的價格出售,利潤之大,可想而知。

在利潤這方面,劉琦絲毫沒有克扣他們。

但唯獨一點,人家就是偏偏不來你漢中建窯。

生產和銷售,在劉琦的概念裏,一直都是分的很清晰的。

你們這些地方望族,只是負責給我進行銷售的經銷商,但聯合生產,給你們謀取我專利的機會,對不起,辦不到。

身為從後世穿越來的人,對於版權和技術的保護意識,劉琦要遠遠強於旁人,而且他眼下也確實有這個能力。

漢朝的政策,耕種土地雖然是私有制,給予了豪強兼並土地的能力,但山林湖泊,林業荒原,根據漢朝時的政策,這些山川湖泊的所有權全都在皇室手中,雖然也有山越亦或是百姓占山自養,但就正常程序而言,他們都是要給少府交租的。

而在地方,少府管理山川林泊的權力,則是下放給了地方郡守,而地方郡守的門下亦是設有少府,替皇室管理各郡的山海池澤。

如今在荊南的種植香茗和燒制白瓷的官窯,都被劉琦建造在了郡署下的荒山之中,並由少府替他派遣兵士把守,因為按道理來說,這些地方本來就是皇室所有,皇室要將山荒之地圈地,外人就沒有資格進入,無論是什麽樣身份的人也不行。

因此,憑借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政策和軍事實力,劉琦暫時有自信守住他的這些專利成果。

雖然早晚會有泄露於天下的一天,但真等到那一天到來的時候,這個世道變成什麽樣了誰也說不準。

最終,劉琦和楊柏達成了一致,荊州的白瓷將會陸續運往漢中,由南鄭的楊家聯合本地的商戶和豪族,替劉琦將這些白瓷銷往關中以及蜀中內地。

而劉琦則是以楊家人的名義,將楊柏捐贈萬萬錢作為軍需的事情,通過黃忠、荀攸等人在軍中宣揚,勉強安定了軍心,而楊松也被劉琦釋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