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讓人捉摸不透的劉焉

劉表欲在豪族中征糧秣,必須找蔡瑁和蒯良。

畢竟蔡、蒯兩族是南郡諸望族之首,他們若是肯帶頭捐糧,則此事必成。

當劉表將征糧的事告知兩族族長之後,蒯良和蔡瑁的第一反應……是猶豫不決。

就立場來說,他們肯定都是站在劉表這一邊的。

劉表到荊州後,一直對待荊州本土的望族頗有優待,讓以蔡,蒯為首的望族在郡中的利益大幅度提升。

協助劉表,他們本責無旁貸。

但要看劉表的需求是什麽。

若是為了發展荊州,或是抵禦外敵,哪怕就是出兵攻打桂陽郡的張羨,蔡、蒯也定然沒有二話,全力資助。

但若是讓他們資助劉表上雒護君,情況就不太一樣了。

說白了,這是他們漢室宗親自家之事,與荊楚士族沒什麽直接的利益關系,勝利了,最終得利的是劉表父子,蒯家和蔡家完全是白扔錢。

雖然劉表也承諾了一些利益和職務給他們,但這買賣在蔡瑁和蒯良看來,怎麽都是費力不討好,因而方才猶豫不決。

在兩位家主猶豫期間,一個關鍵的人物站了出來。

是蒯越。

蒯越力勸其兄長蒯良資助劉氏出兵上雒。

不過作為交換條件,蒯越讓蒯良向劉表提個建議,就是讓他隨同劉琦一起上雒護君。

此等揚名之事,蒯越自然不會任其溜走。

這當中的厲害關系和利益前景,蒯越深層次的對蒯良進行了一番剖析。

讓蒯氏一門從荊楚一門望族中脫穎而出,成為名滿天下的世家門閥,眼前這不就是一個良機嗎?

劉表父子成功了,支持他們的蒯家兄弟便也算成功了!

雖然當中有風險存在,但為何不賭上一賭?為何偏要將目光放在荊楚一隅之地?

蒯越言之鑿鑿,憑借其秦儀之功,終於說服了蒯良。

按照蒯越的提議,蒯良同意出資金和糧秣供應上雒,只是請劉表允許其弟蒯越隨同劉琦一同前往。

蒯良有了動作,蔡瑁便也不能裝傻了。

事已至此,他縱然反對,也決計無效,唯有支持劉表,盡量為族中多撈些好處才是正事。

蔡瑁也同意了從族中出糧餉資助上雒兵馬,他也仿效蒯良,請劉表讓其弟蔡勳一同隨行。

事情終於是定了下來。

……

劉琦在平了南郡宗賊、張虎、陳生後,為劉表收攏了兵卒六千人,後文聘從南陽那邊帶來了一千七百縣卒,劉表又在南郡招募了五千余本土士卒,劉磐帶走了兩千前往長沙,眼下南郡歸屬劉氏父子直接統領的軍隊尚有一萬余。

這幾個月來,這萬余兵馬,一直由黃忠和文聘日日進行操練,進境倒是頗為神速。

劉琦與劉表謀劃了一番,由劉琦率領一半兵卒北上,剩余的則留守襄陽。

為了防止蔡瑁再次暗中奪權,劉琦將黃敘留在了襄陽,並囑咐他一定要緊握襄陽防務。

黃敘雖然不太情願,但劉琦能夠選擇留下的人,只有他一個。

原因很簡單……因為對手很強。

北方各牧守的兵將還算好說,大多為新招募的兵卒,當然也有精銳善戰的泰山軍等眾,但畢竟為少數。

真正值得擔心的是董卓一方的強兵。

他麾下,有號稱虎狼的西涼軍和並州軍,以及雒陽的南北軍。

其中,西涼兵常年在邊塞與羌胡作戰,且騎兵數量極多。

反觀荊州軍的五千人中,只有兩百是騎兵,二十五分之一的比例……其余的都是步卒,遠遠不能和西涼軍相較。

兵卒的質量已經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將領絕對馬虎不得。

非得有黃忠和文聘這樣悍將坐鎮不可。

如此,那就只能把黃敘留下了。

其實在劉琦看來,將年輕的黃敘獨自一人留下執掌襄陽防務,對其來說也是一個鍛煉。

其實,這次上雒之行,對所有人來說,都猶如一次大考,包括劉琦本人。

……

整個襄陽都在整兵布武,征調民夫打包糧秣,頗有些全民皆兵之勢。

而伊籍也終於在這個時候從蜀中趕了回來。

他一路風塵仆仆,舟車勞頓。

但伊籍不曾停歇半分,抵達襄陽後,便立刻去見劉表。

“使君,劉益州答應從蜀中出五千兵,與使君的兵馬會和,共同北上,聯盟護君!”

聽到了這個消息,劉表和劉琦都是長長的舒了口氣。

大事定矣!

劉琦露出笑容,誇贊伊籍:“多虧了先生從中斡旋,才有今日之局面!此番上雒若有大成,先生當居首功!”

伊籍趕忙施禮:“若非公子指點,伊籍也不可能這般輕易的勸動劉益州。”

劉表聞言很好奇:“伯瑜,汝指點機伯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