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猜心意

且說皇上那日叫怡親王過來,抽球考兒子不過是順帶的,主要是商討邊境軍務大事。

一筆好字的戶部員外郎捧了球告退,往九州清晏外頭的茶水間兢兢業業寫‘皇子噩夢球’時,禦書房內皇上則將幾封密折拿怡親王看。

自打先帝爺起,嚴禁官員讓府中‘清客師爺’等代筆代寫折子。

便是真的官員本人病入膏肓爬不起來,需要口述代筆也必得是親子,極意外的情況下才許是同僚代寫,且代寫人和被代筆的官員都要畫押對這本折子負責。

因而怡親王一打眼,就在這些密折裏,看到了極熟悉的字。

他就先把這本拿過來:“這是十四的?十四弟自打到了青海,倒是少上密折。”

因十四喜練兵,喜實戰,常在邊境地界與西邊準噶爾短兵交接以戰養戰,便有些小的勝仗。既有軍功,以十四的脾氣就不肯上密折,他要光明正大上過六部和軍機處的折子。

這會子怡親王見了他的罕見密折,就先挑出來看。

“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想要打西藏?”怡親王腦中立刻勾勒出一副邊疆圖,頭腦高速運轉起來。然很快想起一事,不由詫異道:“可是,準噶爾和西藏和碩特部不是剛連了姻親嗎?”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大清、準噶爾、西藏和碩特部,就像是三國。只是這三國裏大清國力最強,要是排除地利、地緣、民族等阻礙,只論兵力國力大清可以壓著另兩邊打。

於是這‘三國’雖彼此間勾心鬥角,摩摩擦擦,但準噶爾和西藏和碩特部,在大清的越來越強的壓力下,還是對彼此釋放了一點兒善意,想要聯合抗清。

去年準噶爾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剛娶了西藏和碩特部拉藏汗的妹妹(雖說不知是不是真的血緣妹妹),但也算兩邊邁出了重要的聯合一步。

當時朝上還就此事大大商議了一番,兵部從尚書到侍郎皆上了折子,擔心兩部勾結起來夾擊青海。

說到底還是對皇上將十四爺派去駐守青海不甚放心——恂郡王年輕沒經驗,真有國戰能頂得住嗎?

十三爺也為這事兒擔心過得,但這會子十四怎麽上折子,說是準噶爾王要打自己大舅子?

皇上跟怡親王站在輿圖前頭:“準噶爾聯姻交好是假,借聯姻迷惑西藏是真。在策妄阿拉布坦那等狼子野心的人眼裏,與旁人聯手抵禦大清,不如直接吞並和碩特部,將新疆和西藏一並掌握在手裏,與大清東西分天下。”

“朕讓策棱到哈密去領兵守衛就為了此事。”

皇上又挑出策棱的折子給十三弟看。

哈密為兵家必爭咽喉要地,是抵禦準噶爾的最前沿,且從哈密向北直通吐魯番,驅兵可如利刃一樣直插準噶爾心臟之地。這還是康熙三十六年才從準噶爾奪回來的地盤。

皇上將前世最信任的將領之一‘超勇親王’策棱安排在哈密,正是為了就近監視準噶爾動向。

果然,雖然此世策棱還未發揮他超勇的戰力,但他對軍事上靈敏的感覺無疑是天生的,比起十四探查到準噶爾有動兵異象更進一步。

策棱不但探知到準噶爾要突襲西藏。還大膽設想了他們的路線:準噶爾為了避免驚動大清的軍隊,會選擇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直取拉薩!

怡親王看了好半天輿圖,在心裏推算片刻,到底拿不準——人非聖賢,哪怕是皇上封為‘宇宙全人’的十三爺,自然也不是十項全才,他跟皇上一樣,點亮的技能點更偏治國而非作戰。

他不由轉頭看著皇上。

皇上則看著輿圖心中感慨:策棱果然是難得的將才。

策棱只是根據現有的態勢推測,居然把前世真正發生過的戰局推演的大差不差!

在皇上的記憶裏,前世康熙五十七年,準噶爾軍隊正是悄悄繞過蔥嶺古道,為了保密甚至晝伏夜出行軍,最終突襲拉薩,把西藏和碩特部打的回不過神潰不成軍。

等西藏想起來跟大清求援的時候,其實和碩特部都沒了,拉藏汗這位大舅子已經被殺,西藏基本已經完全淪為準噶爾的地盤。

也就是那時候,康熙爺力排眾議點中了十四子,封他為‘大將軍王’,甚至許他以天子親征規格去往西藏。

十四也從那起展露了自己軍事上的天賦,不負康熙爺的期許,大敗準噶爾。

“皇兄?”

怡親王見皇上沉思,等了好一會兒才試探著叫了一聲。

皇上回神。

十三爺指著輿圖道:“若是要過古道高原之地,準噶爾這前鋒軍必不會很多人。咱們既然得了這個消息,也有幾成把握,不如試一試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皇上看著他點頭:“你與朕總是能想到一處去。”

準噶爾翻山越嶺去偷襲西藏和碩特部,和碩特部在茫然中被捅一刀,而大清就準備等在得意洋洋的準噶爾後面補刀,一下子削弱兩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