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加薪與扭蛋

皇上接過姜恒遞過來的活頁冊,就見上頭畫著兩人通信時會用的山與花暗紋。只是他常用朱筆勾勒,而姜恒用了一種淺淡的藍,如同“東方之既白”的一抹薄藍。

他不免擡眼望她,眉眼就帶了些笑意。

再低下頭看她的賬目。

皇上不是第一回 看永和宮的賬目和庫房造冊。

他還挺樂於看姜恒親手整理的各色賬冊,清晰簡白又不是需要他決斷動腦的事兒,看著舒服全當解悶了。

但這回他看的更用心。

因活頁冊第一張就是彩色條形圖。

還不是當年她畫的時間和事件對應的單行條形圖,而是兩種不同顏色對比的豎直條形,下面寫著‘貴人’“嬪”,條形的高度代表支出的銀兩。

於是皇上一目了然就發現了問題:“做嬪位比做貴人的時候,多用了這許多銀錢?”嬪這一根條形高出許多來。

隨手往後翻,就見後面幾頁才是密密麻麻的細賬。

一望可知的對比圖和後頭數頁蠅頭小字作比,皇上不免覺得這種對比條形圖看著很便捷,各部對比年度支出都可以用一下……

而姜恒則發出了現代父母共同的感慨:“皇上,都是養孩子的緣故。臣妾發現,養孩子是最費錢的,只要有孩子就攢不下錢。”

雖然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感慨,但這還真不是皇室的感慨,尤其是皇上這種子嗣少的皇帝,從沒覺得孩子是多大的開銷。哪怕皇子到了年紀要圈地開府,要撥給安家銀子二十多萬兩,但比起每年養著皇室宗親以及維持紫禁城日常運轉所耗費的龐大支出,這點銀子就根本不算什麽了。

於是皇上並不當回事,只是支頤散漫而坐聽她講。

姜恒則是真心實意這麽覺得,賬目也是這麽顯示的:沒有敏敏前,她的收入一直大於支出。

可有敏敏後……雖說敏敏的衣食住行和乳母保嬤嬤都是公主自帶的份例,但逢年過節給敏敏身邊人的賞賜自是姜恒這做母親的出,這是決不能少的。

而且姜恒常向造辦處遞設計圖,給敏敏做些小東西小玩具,這每一樣的成本費和加工費都是要自己出錢。

積少成多,真是很可觀的一筆支出。

皇上聽她娓娓道來,竟然真把養孩子的支出算的這樣清楚,越發覺得有趣,就“哦”了一聲。

姜恒:……要我把加薪說的這麽明白嗎?那一眼看破我心思的領導去哪兒了。

而且皇上雖說要債的時候狠到一分都不少,但並不是個吝嗇的人。屬於那種該省省該花花的人。比如這個中秋,皇上就下旨給軍機京章們建了四座緊挨著京城的四合院,供他們輪值軍機早班的時候就近居住。

如今軍機處已起。

除了張廷玉鄂爾泰這般領著漢軍機和滿軍機被人稱為“揆首”的要員外,軍機處裏也有三十來個負責辦細差小事的“軍機京章”,都是些年輕的臣子,官位並不高。而能被雍正爺選到軍機處當差的注定了頗為廉潔能幹,年輕官位低就注定了收入不高(起碼灰色收入不高)。

於是其中大部分京章是買不起皇城根下房子的,基本家都在京郊處,有的更是靠著苦讀科舉改命,家無余資,連京郊的房子都買不起,只好賃房住。

為了不耽誤差事,這些京章們若輪值早班時,清晨不免要絕早動身出發,進紫禁城來當差。而皇上的性子又注定了他們時不時要加個班,有時候三更天才能離了皇城。

天長日久難免辛苦,精神不濟。

都不必旁人上折子,皇上就把他們的難處都體貼到,單獨給他們建了‘集體宿舍’,可見絕不是個對下屬吝嗇的人。

於是姜恒這算了半天賬,就期待看著皇上:給我也長點工資唄,主要是孩子還是咱們倆人的呀!

誰知皇上就“哦”了一聲。

皇上是想看看她還要說什麽。

只見她對著自己的‘哦’似乎怔了,然後又換了個說法:“皇上,臣妾還發現一事。”

皇上腹內忍笑:“說來聽聽。”

姜恒從另一個角度闡釋自己的收支:“臣妾看宮中舊例,許多都是孝莊太後在時定的例了,月銀也是如此。只是如今宮中花銷可比當年大多了。”皇上您得看看通貨膨脹的水平來漲工資啊。

誰料皇上一本正經:“如此可見,宮中浮誇之風漸行——這些年外頭的米價浮動可並不大。”

姜恒:……那我這不是吃你家的米,不吃外頭的米嗎?

在外頭,哪有動不動就得用金錁子賞人的?

皇上看她表情實在有意思,還等著看她還能再怎麽說呢,姜恒卻放棄了。

算了,等以後再提加薪的事兒吧:剛升了職,接著就要加薪似乎有點急切。

見她不說了,皇上卻又要逗她,主動問道:“你方才說,在嬪位上多花的銀子,主要是因為敏敏的緣故?”皇上翻著後頭細賬,故意道:“但朕看著也還好,敏敏也沒有花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