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去外地處置(第2/5頁)

到底不放心,多加了幾句:“這兩月皇額娘多半會常宣十三弟妹,十四弟妹進宮,你們多說說話也就不悶了,倒少出去走動,尤其是西六宮很不必去。再有,外面的事兒也自有皇額娘料理,有外人來求見也不必見,好生養著不要被外頭擾了心神。”

隆科多是隨駕走了,但偌大的佟佳氏還在京中。

京中這些滿洲大姓家族,細數牽扯下來總有點親友舊誼。只怕佟佳氏就會找到觀保府上,輾轉托人進來找信嬪這種有孕寵妃求情說話。

皇上倒不覺得她會為了隆科多或是佟佳氏出面求情,但懷著身孕應付這些事兒一定很煩,索性直接讓她這裏少見客,就見見十三十四福晉這種親戚罷了。

要說頭一句,有事找太後,姜恒還沒覺得什麽。但到了少見客,姜恒就覺得皇上話裏有話似的。

再聽說這回,皇上特意點了近來頗受冷落的隆科多年羹堯隨駕,再有皇後命內務府與慎刑司要繼續緊守翊坤宮時(情報來源於引橋),姜恒就猜到了一些。

猜到皇上或許要動手後,姜恒覺得頗為輕松:戰場在外頭,要打不會濺她一身血就很好。而她阿瑪年底才回京,也不會受到這些事兒的牽連,真是完美。

因此才有了秋雪進門,看到她高高興興給中秋節畫小星星的景象。

放假總是愉快的。而這種避禍式放假就更快樂了。

面對皇後和姜恒,皇上或說了三分,或只是雲山霧罩的隱晦,但到太後跟前,皇上就說的很直白了。

也是為了皇額娘在宮中坐鎮,提前要有準備,免得讓佟佳氏命婦們哭天搶地進宮求見打個措手不及。

“朕特意選了圍場,就為著佟佳氏的人脈多在京中,不在塞外,快刀斬亂麻,少許多拉扯人情麻煩。”

佟佳氏最煊赫的時候,在京中為官者就有一百零八人,能湊個水滸傳出來,外放為官者更不計其數。

說一句佟半朝一點不誇張。

而且‘皇上’登基第一年,特別信重‘隆科多舅舅’的時候,隆科多也做到了有權趕緊用,生怕過期作廢。於是在吏部大肆安排人手,把吏部當成了自家後花園,種什麽蘿蔔白菜全憑著他自己心意。

人稱‘佟選’。

就憑此等任意安插親信,招權納賄、作威作福,就條條都是臣子的大罪了。

太後忙問皇上圍場準備好了嗎?圍場固然不是佟佳氏的主場,但也不是紫禁城這般皇上的主場啊。隆科多是武將,之前還做過九門提督這種執掌京城兵力的官職,親朋故舊眾多,再加上佟佳氏為底——太後都怕隆科多有謀逆反心。

皇上請太後放心,蒙古那邊是早安排好的。

而怡親王這回留在京中坐鎮,不會隨行圍場。接任隆科多做九門提督的官員,同時還是隆科多的死對頭鞏泰,他巴不得皇上早點幹掉他的前任仇人,讓他官位穩一點。這回他也留駐京中負責守衛京畿,保證京城無恙。

而木蘭圍場那裏,則是直隸總督李衛提前得了信兒,領著親衛等在了那裏,負責圍場的安全,同時這一年來被皇上格外重用的妹夫,親王策淩也擔部分拱衛職責。

太後也願意見隆科多倒黴的,見皇上顯然早有安排,就放下心來。

於是嘴上說著‘皇上看著辦,能寬恕就寬恕,到底他是孝懿仁皇後的弟弟呢’,心裏卻覺得,讓他早點去跟孝懿仁皇後團聚也好。

皇上出了慈寧宮後,心裏還記掛著一事。

其實還有事兒他沒敢跟太後說,怕太後懸心——這回他不光要處置隆科多,更要處置年羹堯,因年羹堯很給十四使了些絆子。皇上不提起,正是怕太後太過擔心十四。

自端午後,恂郡王往青海去,至今已出發三月余,刨除路上的時間,也已經正式上崗兩個多月了。

皇上早命嶽鐘琪在那裏接應十四。

這些日子據皇上陸續接到的密報所示,年羹堯的舊部多有陽奉陰違,甚至擾亂軍紀之舉。

十四整頓的甚是艱難,感覺孤立無援,整個青海的將領似乎沒有肯服從他的。

按說一地的軍伍將領,並不應當全是總督的人。但年羹堯就是有辦法,把青海當地大大小小的將領,都整的害怕他——就算不是他的心腹,也要畏於他的官威不敢稍有違逆。

人性本如此,順從的時間長了索性就躺平享受起年大將軍的安排來,就像是人一腳進了泥地,難免生出一種既然沾上了泥,就不幹凈了,所以幹脆踩著泥巴一條路走到黑的心思來。

因此在年羹堯多年的指揮下,青海的將領也都多少做了些有違刑律法令的錯事,要是清查年羹堯,覆巢之下無完卵,他們也要帶上罪名。且年羹堯雖然跋扈囂張,也有自己的好處,就是出手大方,給下頭將領分錢的時候倒不吝嗇,所以青海駐地將領多少吃了些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