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兼管(第3/5頁)

姜恒口中道:皇上相信我,所以我很高興。但其實心裏在想自己的金子凈收入。

貴妃給了她兩條立體大金魚,她只還給人家兩條嵌在活頁冊封皮上的金片片,價值上大幅度縮水——所以她用情緒價值給貴妃補足了。

這會子又再入一倍的金子,姜恒有種提前發年終獎金的快樂。

有皇上的吩咐,姜恒很快收到了一柄碩大的如意。

大到可以放到現代金店防彈玻璃櫃裏,做壓店展覽的程度。

姜恒欣賞了一會兒,就對秋雪道:“先好好收著,一進臘月就擺出來!”

然後還給它系了一根紅色的綢帶,準備進入臘月的時候,給大金如意來一個剪彩儀式。

京中的十二月,年味十足。

姜恒知道古代人看重過年,宮廷尤甚,但親歷在其中,才知道何等的年味。

不光是各種過年的物質準備,更重要的是人精神上就格外看重,所有的話題,都圍繞著過年來展開,簡直沒有例外。

皇後本人並非愛熱鬧的人,但她身在這個位置,就要響應這份大勢。

於是她從打扮上就注意了起來,頭面裏至少有一件是晶亮亮的紅寶石,手上捧著的手爐,也都選了色澤鮮亮的。甚至連屋裏用來放果子的果盒,都是一個紅漆描金的大壽桃,裏頭的分隔也都是別出心裁的桃子樣式,看上去就喜慶。

這日她正在說起年節下坤寧宮祭祀並小年宴,除夕宴等大事。

“往年在王府裏,是沒那麽多規矩體統。去歲……不提也罷,今年的話,便要齊妃、熹妃你們兩個多來本宮這兒幫襯一把了。”皇後把當年貴妃協理六宮,跟她分庭抗禮的歷史歸攏到不提也罷裏頭去。

齊妃和熹妃都起身應下:“為皇後娘娘分憂,原是臣妾分內應當的。”

尤其是齊妃,聽見皇後第一個點她的名,心裏十分滿足,回答也很底氣十足。

其實自打年氏進去,皇後最煩的就是齊妃,見天兒在她跟前晃,給她提起當年的老黃歷,仿佛她做這個齊妃委屈的不得了。

皇後有一回煩了,忍不住跟貢眉道:“正經妃位還委屈?先帝爺的時候,多少生育了兒子的妃嬪也只是庶妃罷了。”甚至十三爺的生母也都是過世才追封的敏妃。

“這樣還要委屈,難道要本宮把鳳位讓給她坐?”

偏生又不好翻臉:齊妃到底有皇上的長子呢。

以皇上跟皇後的賓客式夫妻感情,她是摸不透皇上對皇子們的真實想法的:雖說去獵苑皇上都沒帶弘時,但說不定正是皇上對長子的愛之深責之切,不肯放縱長子貪玩的看重呢。

總之皇後摸不準儲位的情況下,跟有兒子的嬪妃,都不會真的翻臉。

貢眉就在旁笑道:“皇後之位,奴婢瞧著齊妃娘娘是不敢想,也不能想的。”普普通通漢軍旗出身,皇後之位是不可能的,頂多將來做個聖母皇太後,還要在母後皇太後之下。

“但貴妃位,甚至皇貴妃位,齊妃娘娘肯定要想一想的。”

皇後端著茶,想了半晌問貢眉:“等過年的時候額娘進宮,要再問問她,外頭朝臣們對幾位皇子怎麽瞧。”

然後又問貢眉:“你打聽著呢?”

君心難測也不能猜測,但君王的舉止還是能人人看見的。

姜恒這裏,秋雪只能算是半個情報人員。但類似於皇後處,從前的貴妃處,都是有專業情報網絡。

貢眉想了想:“俱上書房服侍的小太監話音,皇上斥責三阿哥實在頗多,對三阿哥的師傅也比對旁人的嚴。只是娘娘也知道,阿瑪對兒子,少有和顏悅色的,多半是嚴的。”

皇後琢磨的頭疼。

“雖說皇上早定了不立太子,只將看好能擔儲君之位的皇子姓名提前寫了藏在正大光明匾後頭。也是防諸皇子相爭的意思。但……”

但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儲君之爭,哪能是這麽容易就消弭的。

進了臘月裏,不光嬪妃們等的心急。內務府和尚衣監都心急如焚。雖說上頭的意思是,是要等開春了再行晉封妃嬪的冊封禮,但吉服的制作不是這麽容易的。尤其是貴妃和妃位的朝服朝冠,上頭的活計格外細致,若想要不加班不加人就三個月做完是不可能的。

慈寧宮中。

太後再跟皇上敲定最後的名單。

有這兩位坐在南窗下的炕上,皇後這六宮之主都失去了上炕的權利,只好在下頭的交椅上坐了,靜聽二位的最終安排。

宮中所有嬪妃現在的位份、姓氏、入宮的年限以及子嗣(夭折的也記在後頭,注明‘已夭’)都寫在一張金粉紙上。

太後甚至帶上了老花鏡,準備跟皇上最後確認一下。

“齊妃……就仍舊這樣吧。”太後想起皇上跟自己吐槽過得弘時舉動,以及齊妃近來上躥下跳的表現,不由托了托自己的金絲鏡,直接跳過了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