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解封

人都道,風雨後會見彩虹。

姜恒熬過白天晚上雙重工作的兩日後,生活終於迎來了一片燦爛的彩虹。

這要是在宮裏,對皇上來說,連著兩夜翻牌子那都是不可能的事兒。也就是這深夜私下入帳,敖包相會似的奇異感,才讓他連著陷入溫柔鄉兩夜。

之後就恢復了正常作息,依舊投入到肝政務上頭。

姜恒終於能停止加夜班,安安穩穩睡個好覺。

不但如此,兩日後,太後也宣布了放她的假。

“今晨皇帝來跟哀家請安提起來,再過五日,就要啟程回京了。這些日子你一直陪著哀家,倒是沒了自己的時間了。趁著還沒回京,多散散悶去也好。以後就不必按點來哀家這裏了。”

賽馬會過去了三天。

可皇上還只是沉迷政務,每晚都留在正帳中批折子(太後視角),並沒有任何召見嬪妃侍寢的意思,甚至都沒有召見妃嬪再見個面用個膳之類的。

太後也就開擺了。

姜恒就此解放。

姜恒在告退前,太後還將‘千裏眼’送給了她。千裏眼這樣精銅所制線條幹練硬朗的西洋物件被太後裝在一只龜背福壽紋的大紅錦匣中,倒是有一種中西交融的美感。

太後拿出來將‘千裏眼’抽長,又縮回原樣,口中道:“哀家年輕時候針線活做的太多了,眼睛早熬壞了。如今哀家漸上了年紀,倒也不用眼觀千裏了。反而是你們年輕人,眉眼還清亮,拿著這千裏眼,也好記著凡事看遠些。”太後說這話,並非純純說教,更多是一種感慨。

她的命不可謂不好,年少從宮女做了嬪妃,一路得寵生子最後做了太後。

可現在回想起來,年輕時候沉不住氣,也很犯了些不可追憶的錯失。

太後見信貴人雙手接過‘千裏眼’,心裏又是一嘆:哪怕是戲文裏頭的千裏眼將軍,也只能看到正在發生的事兒罷了。人世浮沉,人都沒有前後眼,誰還能預料未來不成?

姜恒:在某種程度上,我還真的能。

待回到自己帳中,她先是足足的歇了一整日,幾乎是抱著被子睡了個昏天黑地,補了補自己這些日子透支的身體和心靈。

之後又是一個容光煥發的自己了。

等姜恒恢復了自由身,也不忘再一次去探望郭氏。

她還記得,自己被鵝打了的謠言剛傳開的時候,郭氏很緊張的來看了她。當天郭氏掉下馬後,姜恒也忙送了膏藥過去,就是她扭了腳後毛太醫留下的膏藥。

郭氏當時看起來似乎有話跟她說,然而又沒說,只說她太累了,讓她先回去歇著以後有空格再聊。

對比起讓她加夜班的皇上,姜恒就覺得:果然女孩子更靠譜啊。

如今姜恒閑了,就再來探望郭氏。

“快進來快進來。”姜恒進門的時候,只聽其聲,不見其人。

郭氏的帳篷只比她小一點,但造型都是差不多的,圓圓的帳篷由大扇屏風與擺設器物的多寶格分割成兩個空間,睡覺的地方就能保障些隱私,不會一進門就能看到床榻。

姜恒進門前,郭氏的宮女文柳已經進去通報過了。

郭氏顯然是還在臥床,所以只能在床上招呼姜恒。

文柳邊將姜恒往裏迎,邊賠著笑:“貴人快請進,我們主子剛敷了藥不好穿鞋,這才沒法起來迎您。”

郭氏顯然也聽見了這話,就在裏頭又道:“是啊,還好是你來看我,若是旁的娘娘來,我還得單腿蹦著起來。”

文柳忍不住低笑起來。

看到文柳,姜恒就想起這宮裏宮女起名的學問。

現在的齊妃李氏和懋嬪宋氏,是最先進宮被指給皇上的。當時皇上都還沒有封雍親王,就在這宮裏住,用的是宮裏內務府分過去的宮人。

彼時齊妃和懋嬪還都是格格,凡事都低調,內務府的名字就沒改,兩人的貼身大宮女一個叫喜鵲一個叫杜鵑,後來倆人位份持續走高,名字卻也叫慣了,新添的宮女也都是按照鳥類起名。

後來福晉入門了,福晉極愛茶,宮裏分去的四個大丫鬟,就都用了茶葉的品種來取名字,如雪芽、貢眉,就是皇後最常帶出來的兩位大宮女,各宮對她們倆的名字也是如雷貫耳。

後來進門的鈕祜祿氏等人,自然也就向著福晉的規矩看齊。

只是又要矮一等,不給宮女起茶的名字,都是草木的名兒,還不敢是什麽牡丹芍藥的好意頭花卉,只是些冬青、雪松、龍柏、黃楊等綠植。

而姜恒新入宮的時候,要走植物科已經很難了。

隨著雍親王變成皇上,福晉成了皇後,原本的鈕祜祿格格和耿格格都進宮封妃封嬪的,宮人成倍增加,她們就把一些名字安全不會有僭越風險的綠植用完了。

她們新人原本都要看著姜恒這獨一份的貴人行的,結果姜恒直接秋風秋雨起來,大夥覺得倒也不必,就各自取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