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4頁)

她倆出了賴瑾的大帳,老六賴琬回頭看了眼帳篷,感慨道:“小七竟然記得把默的書分我們一份。”她又湊近賴瑗,聲音壓低:“大哥可是提都沒提一句。”

賴瑗說:“大哥忙。”

賴琬輕哧一聲:“能忙得過小七。”

賴瑗斜她一眼,帶著警告意味地指指賴琬,說:“以後這話不準再提。”

賴琬貼近賴瑗,悄聲說:“三哥在大哥那裏有什麽意思。成國公府的兵馬一直是大哥在掌管,他在大哥麾下,連個主將都混不上。你看沐耀,現在是鎮守魏郡防線的主將。戚榮,他在北衛營時,我連他的名字都沒聽過,來到西邊後,先是成為輜重營都尉,後來成為邊山防線主將,拿下去年抵禦草原三十萬大軍的功績。”大哥、二哥和四姐是一個娘生的,三哥跟大哥、二哥之間,再是親兄弟,那也是隔了一層的。他倆抱團,哪有三哥的什麽份兒。

賴瑗擡指一戳賴琬的額頭,想訓斥兩句,又沒話說。

再是一家子兄弟姐妹,多少還是有親疏遠近之分。成國公府的東西,先分完大哥和二哥,剩下的才輪到三哥。大哥襲了爵,世子也定了,又分了家,三哥成為旁枝。三哥要是從軍,為將,最多只到副將或營將,為官,官至郡尉已經到頭了,將來還要看侄子臉色。大哥和他家世子,可從來沒說有好處會帶上別人的。

賴琬見到五姐的神情松動,趁熱打鐵,“我這就給三哥寫信,讓他過來。”

賴瑗用力地戳了下賴琬的額頭,“動動腦子,你自己想想,合適嗎?這事小七不點頭,能叫三哥過來?我比你大,這信我來寫。”即便將來說起挑起兄弟不睦,也由她來擔。誰叫大哥,先沒大哥的樣子的。

她調頭回賴瑾的帳篷,湊到賴瑾跟前,低聲說:“商量個事,家事,也不算家事。”

賴瑾看五姐的樣子有點鬼祟,滿臉狐疑和警惕地看著她:“有話直說。”

賴瑗說:“打草原這麽威風的事,還有你那昭武堂,得需要個操練兵將的。”

賴瑾更加警惕,問:“然後呢?”

賴瑗問:“你覺得三哥怎麽樣?”

賴瑾的頭皮一下子麻了,盯著賴瑗,問:“合適嗎?”三哥可是在大哥手底下混的。

賴瑗說:“我寫信給阿爹,讓阿爹安排。”

賴瑾聞言懂了。三哥約摸是在大哥手底下混得不太好。他心說:“不應該啊,大哥那邊也有戰事,有的是給三哥立戰功謀前程的機會。”他自己一堆事兒,東邊有阿爹有大哥,輪不到他操心,東安關的戰事,他還沒真關心過。他問:“東安關那邊,誰在帶兵?”

賴瑗說:“年底的時候,我派出去的人,有消息回來,說大哥在東安關,二哥在清郡,三哥在尚郡掌郡兵。”頓了下,又說:“東陵國進攻猛烈,戰損嚴重,二哥負責操練新兵。”

二哥負責?兩郡兵馬拉到一起訓練?這裏面的事兒有點不對。賴瑾問:“尚郡招的新兵由誰在操練?”二哥在清郡,清郡的兵由他練。三哥在尚郡,招的新兵該由三哥操練才是。以前的成國公府,清郡跟尚郡是一家,現在可不是,現在是分了家的,拉到一起練是什麽意思?

賴瑗說:“說是為了方便彼此熟悉,都拉到清郡由二哥一起操練。”她頓了下,說:“我想著,三哥來這你邊更有用武之地。”

賴瑾已然明白。如果五姐的消息無誤,大哥所做的,應該是想要趁著跟東邊動兵,將兩郡之地,並為一處,把清郡也牢牢地捏在手裏。

要不然,應該是兩郡之地照之前那樣,繼續分開,清郡的兵是清郡的,尚郡的兵是尚郡的,即使暫時合兵,戰後,也當各歸各郡。尚郡是賴家的,大哥是長子襲爵,掌得穩穩的,所以把三哥放在那。清郡,可是姓沐。等東邊的仗再打幾年,清郡的兵將來幾輪大換血,清郡可就不再姓沐了。

他以為大哥怎麽得等過些年,用時間來沖淡沐氏對清郡的影響,慢慢地將清郡掌在手裏。轉念一想,大哥帶兵那雷厲風行的性子,可不是喜歡用水磨功夫的。

賴瑾有點不爽的是,他還在這兒呢。即便沒在清郡,好歹他名下有許多產業在,他娘親是把清郡傳給他的吧。

他說道:“既是要讓三哥過來,自然是由我來寫這信。”

賴瑗說:“我來寫吧。”要是小七寫信,等於直接捅破窗戶紙。她來寫信,把三哥要過來,算是個警告,大哥、二哥要是能及時收手,兄弟之間還有緩和的可能。

賴瑾磨墨,直接寫了封信給大哥賴瑭,點明說,要麽把清郡交給三哥,要麽把三哥放到他這來。

他寫好信,蓋好戳,喚道:“阿福,去喚老賈過來。”

賴瑗站在旁邊,看著賴瑾一字一字地寫完信,聽到賴瑾要把老賈派回去,看著賴瑾,再次深刻體會到阿爹的用心。要是把小七和大哥放在一起,大哥就算襲了爵,也絕對按不住小七,成國公府現在所占的清郡之地,大哥休想沾指半分。成國公府要是沒有清郡之地,維持不住如今的勢頭,立即從國公府跌到郡侯府的實力。他倆在一起,必然打起來,阿爹根本拉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