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第2/4頁)

許空山減速進城,路上的行人逐漸增加,陳勇陽故態復萌,但到底沒敢做出什麽過分的行為。

車徑直開到小鎮,陳勇陽給將軍系上鏈子,牽著它下車。

許空山與陳晚均是小鎮上的名人,一個服裝廠廠長,一個制藥廠主任,見他們從車裏往外搬著東西,無數人駐足圍觀。

“陳大叔,你們咋來了?”一位在服裝廠上班的同鄉認出了陳前進,立馬上手幫忙,他似乎並未得知陳前進他們搬家的事。

“我們打算在這開個飯館,做點小生意。”飯館遲早要開業,陳前進全當攬客了,“你在廠裏幹得怎麽樣?”

“挺好的。”對方看了眼陳晚,臉上的笑意加深,把服裝廠和陳晚誇得天花亂墜。

行李不算特別多,許空山拿出最後一件行李,陳晚蓋上後備箱,圍觀的人群接連散去,可以預見待飯館開業前幾天的生意定然差不了,陳晚相信以周梅的手藝,足夠讓他們中的一部分成為回頭客。

行李暫時放在一樓,陳晚領著眾人到學校對面的幸福家吃了晚飯。

“大嫂怎麽樣,我沒騙你吧?”陳晚點了幾個招牌菜,讓周梅試試味道。

“我覺得媽做的比較好吃。”陳勇陽小聲道,陳露姐妹兩點頭附和。

周梅信心大增,她四下打量著飯館的布置,悄悄偷師。

幸福家的上座率有七成,出了飯館,周梅仍舊壓低聲音說話:“六兒,我們開飯館要是搶了別人的生意是不是不太好?”

“大嫂你想多了,憑本事吃飯,沒什麽不好的。”陳晚失笑,“你要是實在擔心,大不了把菜價定高一些,把兩家的档次拉開,針對不同的顧客群。”

周梅和陳前進一輩子沒做過生意,不懂其中的道理,陳晚於是多說了幾句,給他們講明白。

陳晚本想帶周梅他們在南城玩兩天,但夫妻倆堅持要盡快把飯館開起來,住城裏處處要花錢,手裏沒個進項他們心慌。

“二姐跟五姐那你們不去了?開飯館也不急這一天兩天的,況且勇陽再有一個星期該開學了。”陳晚好說歹說,把開飯館的事延到了開學後。

陳晚五姐夫托關系把陳勇陽安排進了南大附中,高中課業繁忙,南大附中要求不管遠近,學生一律住校。

陳勇陽對此不置可否,他雖然沒住過校,但並不缺乏自理能力,反倒是周梅放心不下,念叨了好久要認真學習、團結友愛、莫跟同學鬧矛盾之類的話。

九月一號,陳勇飛陪著父母送陳勇陽去學校報到,南大附中離南大只有兩條街的距離,陳勇飛正好帶周梅他們逛逛自己的學校。

京市師範大學的新生報到日期為十號到十三號,陳勇陽開學的第二天,陳星和陳露姐妹倆便踏上了前往京市的火車。

周梅顧不上傷感,滿腦子都是開飯館,簡直跟魔怔了似的。

“所以我們飯館叫什麽名字?”四人圍在大堂,商量開店的事宜,周梅文化不高,下意識看向陳晚。

陳晚做衣服的確在行,然而給飯館取名,他同樣抓瞎。

陳家菜館、周氏私房菜、香滿樓、百味齋……陳晚絞盡腦汁,把想到的名字全寫下來讓周梅挑。

周梅猶豫半晌,選了陳家飯館。

“行,我下午找人做招牌。”陳晚包攬了飯館的後勤,“大嫂你每天把第二天要買的菜列個單子,交到服裝廠,我叫食堂的人順道一起買了。”

“不用,你告訴我們哪能買菜就行。”周梅不願讓陳晚徇私,無規矩不成方圓,他當領導的更要以身作則。

鍋碗瓢盆桌椅板凳都是準備好的,陳晚加急定做了招牌,周梅一合計,把開業時間定在了周天。

開飯館的菜當然不能馬虎,周梅連著試了四天菜,總算滿意,作為被試菜的對象,陳晚和許空山不約而同地松了一口氣。

大魚大肉是好吃,但天天吃頓頓吃也會膩的。

開業當天,陳二姐、陳五姐前來幫忙,擦得鋥亮的桌椅板凳擺得整整齊齊。系著紅綢的招牌掛在大門正中央,陳勇飛點燃鞭炮,噼裏啪啦的聲響瞬間傳遍小鎮。

“誰家放鞭炮呢?”不知情的人好奇發問。

“陳家飯館今天開業,聽說老板是服裝廠廠長的親大哥。”

“不止呢,制藥廠的許主任跟他們的關系也好得不得了。”

大夥越八卦,感興趣的人就越多,鞭炮的煙霧散盡,湊熱鬧的人幾乎將飯館圍了起來。

周梅天不見亮就起床備菜了,米飯蒸了兩大甑,土豆絲、豆芽、肉片、炸好的魚,分門別類地放在灶台後的長案上。

因為不清楚有多少人光顧,周梅不敢多備,長案的菜大概夠翻兩輪的。

“前進,你說萬一沒人來怎麽辦啊?”周梅忐忑地拽著圍裙,飯館前期投資陳晚出了那麽多錢,虧了她得心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