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3/3頁)

陶美麗想讓我幫她做一件衣服,我叫她下午再過來詳談——不等王利安發問,陳晚主動交代了陶美麗的來意,他不方便直接說,於是把這句話寫在了紙上。

王利安看完撕掉紙條,原來是找陳晚做衣服,他當有什麽情況呢。

所以陳晚的對象到底是誰?

“山哥,我下午要晚點回來。”中午吃飯的時候陳晚跟許空山說了陶美麗的事,他怕沒按時到家許空山會擔心。

“好。”許空山無條件支持陳晚的工作,他不是不分青紅皂白胡亂吃醋的人。

下午三點,陶美麗準時到達和陳晚約定的地點。為了避嫌,陳晚叫上了王利安。

“你對衣服有什麽要求嗎?”陳晚帶上了紙筆,湖邊的亭子四面透風,冷是冷了點,但勝在空曠,有人靠近能及時發現。

“沒有。”陶美麗先是搖頭,說出來以後又覺得不對,“是這樣的,我們學校下周三會有導演來選角……”

聲台行表是一個演員的必修項目,陶美麗普通話標準邏輯清晰,陳晚毫不費力地弄明白了前因後果。

電影選角已進行了半月,陶美麗成功通過初試和復試,即將參加由總導演親自參與的終選。陶美麗最開始沒考慮服裝,但在聽說共同參與女主角競爭的幾位對手,紛紛讓人從港城帶了最新潮的衣服後,她察覺到了反常。

終選就在下周,從港城買衣服顯然是來不及了。陶美麗原打算去南城百貨大樓看看有沒有什麽合適的,結果連續轉了三天,一無所獲,這才麻煩到了陳晚身上。

電影的題材是一部青春愛情片,具體的情節陶美麗也不得而知,陳晚敏銳地從其競爭對手代購香港潮流服裝的行為裏分析出了一些苗頭。

結合市場風向,陳晚幾乎是下意識想到了一個電影的名字,《廣戶之戀》。

《廣戶之戀》,上映於1980年,是十年運動以後第一部 愛情電影。但陳晚記住它並不是因為這個,而是其在國內服裝發展史上的意義。

陳晚是在國外學的服裝設計,《廣戶之戀》是國內的同行推薦給他打的,他花了兩個多小時將這部電影看完,不為別的,只為了解當時的服裝流行風向。

在這部電影中,女主角一共換了四十多套衣服,一經播出後,迅速在國內掀起了新的時尚潮流,據說當時那些衣服,全是劇組派人去港城定制的。

陳晚越想越覺得陶美麗說的電影就是這一部,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名字不一樣,但是同一部的可能性超過了百分之八十。

“陳晚?”陶美麗提高聲音,陳晚回過神,他剛才想《廣戶之戀》去了。

“放心交給我吧,下周二上午十點我們還在這裏碰面行嗎?”陳晚給出肯定的答復,他聲音發緊,激動的陶美麗沒有聽出來,只有王利安詫異地看了他一眼。

“行,謝謝你了。”陶美麗忙不叠道謝,她當過陳晚的模特,自然相信陳晚的技術。

論專業能力,陶美麗自認不輸其他幾位競爭對手,有了陳晚服裝的加成,她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當選女主角的那一刻。

陶美麗笑起來的模樣使王利安有刹那的失神,恍若看到了一朵在冬日盛放的紅玫瑰。

陳晚心中的激動絲毫不亞於陶美麗,在陶美麗看來,她當上電影女主角,等待她的將是名聲大噪出人頭地。陳晚又何嘗不是,以《廣戶之戀》的成績,電影播出後,他必將引領國內時尚風向。

王利安不理解陳晚的異樣從何而來,陳晚也沒給他解釋,而是迫不及待地回家畫起了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