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3/4頁)

“對!再跟其他幾個聚集點的人說說,就算他們從咱門口繞過去,他們還能從所有的點兒都繞過去?那就繞吧,看他們一天的時間能繞多遠。

他們要是有能耐堅持每天繞那麽大圈,我也服氣!”

“對,這個法子好,咱現在就去找另外幾個聚集點一起商量,不行就聯合起來跟他們幹!

主要是這也太缺德了,這是要把咱大家都給卡死啊!”

……

人們還說了很多,沈溪後面的也沒仔細再聽,她只是兩眼晶亮的盯著自己妹妹。

最後沒忍住伸出一根手指在沈淙的腦袋上戳了一下:“你這腦子怎麽轉這麽快?小時候也沒覺得你有這麽靈啊?”

沈淙笑了笑沒吭聲,腦子裏卻在琢磨之後的事兒。

如果幾個聚集點的人聯合起來去和迎水村談判,那麽這個問題不難解決。

迎水村的人做的這件事說白了就是個小聰明,從哪兒論他們也不占理。

那個所謂的小堤壩長不了,估計這一兩天就得拆了。

可是這件事結束之後呢?

按照沈淙的記憶,這場旱災還要堅持很長一段時間,以後因水產生的矛盾只會越來越多。

等到將來河水真的越來越少,或者真有一天要斷流了,小區的人怎麽辦?

全靠政府的送水車?

要知道那個通道到現在還無法過車呢,那送水車將來怎麽過來還是個問題。

最好的辦法是打井,而且要盡快開始行動。

水越來越緊張之後,能想到這個主意的地方必然會越來越多,到時候打井隊肯定會特別吃香,也肯定特別難請。

最重要的是——價格也會越來越貴。

但是,就算是現在要請,打井隊去哪兒找?

還有,請打井隊要花費的開支從哪兒出?

沈淙越想越頭疼。

她捶了捶頭,無聲的嘆了口氣,只覺得自己有病。

又沒人給她發一分錢,怎麽天天操的都是領導都操不了的心。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沈淙想的一樣,迎水村這次並沒有堅持很久。

在幾個聚集點的人一起組織起來去找了他們,並且也撂下了重話之後,小河的水再次恢復了正常。

可這件事給大家心裏留下的不安卻並不是馬上就能夠被忘記的,沒等沈淙提醒,小區的人已經自發的開始討論要找人打井的事兒了。

只是打井肯定要花錢,而這筆開支肯定是人們此時無法承受的。

所以討論的人很多,到後來這個話題還是不了了之。

畢竟光說也沒什麽用,大家此時都還處於為明天的早飯擔憂的境地,更遠的事兒一時也顧不上了。

政府之前說的話也沒錯,關於土地汙染這件事上面確實很關注,之後也先後派了好幾撥人走了很多地方去做實地考察。

只是考察歸考察,結果怎樣卻無從得知。

那些人來之後也不過就是重新收集些土壤,然後就走了。

一直也沒有給大家一個實在的說法。

比起別的地方,小區的氛圍還算好。

沈家給的那點土雖然起不到大用處,但對於緩解焦慮還是有點幫助的。

小區裏已經開始有人在院子裏深挖了。

大家都覺得他們小區距離加油站啊,汙水廠啊都挺遠的,就算是那些地方泄露似乎也流不到他們這裏。

沈家就是例子!

大家都是住在一個院裏,他們家與別家唯一的不同就是消殺的時候把整個屋子包裹住了,除此之外他們家也沒幹別的。

他家土地沒汙染,那就意味著小區的土地最大的汙染源還是藥品,而並非傳言中的其他汙物。

這樣的討論越來越多,參與到深挖土地,從深處取土的人家也越來越多。

人們已經放棄了之前在院裏開出來的荒地,全部改成沈淙最早建議的用容器立體式種菜。

一些細心的人不僅深挖土地,重新取土種植,還特意記錄了從不同深度的地下取出的土壤種出來的菜生長情況。

以備後續參考。

另外還有一些腦子活的,私下裏找到沈家,再次提出用玉器寶石去交換他們家的土壤。

當然這回人們換走的土不再單純的用來種菜了,好些人會把那土與自己深挖出來的土按照不同的比例配置,用配好的土來種。

反正每一個人都在為了生存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又過了半個多月,小區很多人家的菜都長出來了,而且有相當一部分人家的菜長得極為茁壯!

甚至看上去不比沈家自己種的差。

畢竟沈家現在種的各種菜啊,苗啊的太多,精力有限不能分攤到每一種菜上,而別人就不同了。

別的人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除了謀生之外的剩余精力都花費在這些菜上。

心勁兒用在哪兒都是能夠看得出來的,那些菜苗也給了人們應得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