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3頁)

他無意中發現校長侵吞公款,在學校新建的教學樓裏伸手,撈了很大一筆,導致工程質量可能出現重大問題——雖然剛剛建成,問題還沒有發生,但眼下沒發生,不代表以後不會發生,而且一旦發生,就是動輒幾十上百條人命的大事。

黃松不是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他從震驚憤怒,到猶豫糾結,足足幾個晚上沒睡好覺,家裏人不知道內情,只覺得他脾氣比以前還暴躁,妻子也嫌他喜怒無常,殊不知他內心被這個秘密壓得幾乎直不起腰。

一周之後,他終於下定決心,向市裏遞交了實名舉報信,誰知道校長有人脈,提前得知這件事,直接將信件扣下不說,還倒打一耙,將黃松猥褻女學生的事情曝光出來,女學生上網實名舉報黃松,網絡當即一片嘩然,黃松一下子陷入極其被動的境地。

“這個學生,我有印象的,她很用功,成績卻一直上不去,因為她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我批評過她幾次,還讓她請了家長……”

黃松喃喃道,也不知道是回憶過往,還是在跟何疏他們說。

“她家裏很重視成績,她的壓力很大,因為請家長的事情,家裏好像打了她一頓,隔天我看見她的臉還是腫的。我有點後悔,可是我怎麽也沒想到,會是她去舉報我猥褻……”

猥褻自然不是真的,但學生家長鬧到學校,網絡輿論沸沸揚揚,黃松百口莫辯。

一開始他還激烈爭辯,但漸漸地,他就越來越沉默。

學校調出監控錄像,顯示那天放學後,趁著天黑他攔住學生,把人拉到角落監控死角。

學生信誓旦旦,說黃松以成績相威脅,讓她屈從,她當時又驚又怕束手無策,甚至給出驗傷報告。

驗傷報告是醫院給的,醫院跟學校沒有直接利益關系,不可能作偽證,只能說明學生身上的傷痕是真的。

許多不利證據都指向黃松。

學校將他開除,親人不相信他,黃松被全世界背叛,他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黃松的死又是一場轟動,輿論開始反轉,開始有人深入挖掘真相,甚至將黃松曾經實名舉報的事情挖出來,那封舉報信被曝光於網絡上,很快掀起一場相關層面的地震,省裏派人下來調查,發現教學樓果然重大質量問題,與工程有關的一系列人員被停職調查,包括校長以及他那位在市裏擔任過要職的嶽父。

但“罪孽”並不隨著死亡終結,黃松的記憶沉溺於生前被千夫所指的痛苦走不出去。

奈河邊,法鏡前,生平點滴一一浮現,黃松發現他即便是死,也洗不掉汙名,變成了鬼,也是一個受盡鄙視人品有瑕的鬼。

他心如枯槁,不管之後遇到陸瑉,還是陰差對他的惡劣的態度,都無法掀起他內心半點波瀾。

“如果重來一次,你還會那麽做嗎?你還會去寫舉報信嗎?”

黃松不知道那究竟是來自何疏的提問,還是他內心深處對自己反反復復的質疑。

“我——”

黃松怔怔擡頭,滿臉茫然。

“當個好人,就那麽難嗎?”

他的聲音漸漸帶上迷茫和哭腔。

如果重來一次……

何疏作了個手勢,鏡面微蕩,鏡像為之一變。

那是未曾發生的另外一面。

黃松權衡利弊,終究還是沒有選擇實名舉報,他投遞了幾封匿名舉報信,毫不例外如石沉大海,沒有回音。幾年後,教學樓在白天毫無征兆轟然倒塌,六層三十六個教室裏的學生和老師全都被壓在廢墟下面,當日黃松因為沒課調休,沒有到學校,僥幸躲過一劫。事後上面組成工作組深入調查,把其中牽涉工程利益的校長抓走,黃松幾年前想要舉報的事情變相得到了解決,代價是永遠停頓在那一天的一百零六條人命,還不包括因此受傷造成殘疾的。

“當時不是只有你一個人知道工程有問題,他們都沒有實名舉報,只有你去了。教學樓的倒塌跟你沒有關系,你只是做了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人性。你挺身而出,不是義務,不是責任,只是秉持了生而為人的良知,即使千夫所指,但功德天地有知。”

當時過奈何橋,每個人都戰戰兢兢,連鬼差也不例外,只有黃松如履平地,奈河中怨念滔天,卻無法對他掀起半點風浪。

因為有些人的良知觸動,哪怕是一瞬間迸發出來的光華,也足以令天地動容,鬼神不敢侵。

蔣思因和小田也都面露震驚迷惘。

他們確實沒有想到,本該是身敗名裂而死的黃松,有如此之深的隱情。

反觀斯文禮貌的陸瑉,卻反而是個人面獸心死不悔改的渣滓。

“你是語文老師,你應該看過很多書,應該也知道,《了凡四訓》裏有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