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6/6頁)

不說的話,她又不想跟永瑢撒謊,索性就什麽都不問了。

永瑢還等著沐瑤問呢,可是她跟忘了這件事一樣,只道他下次探望劉統勛的時候可以帶上自己最近喜歡的書過去。

一來給劉統勛能解悶,二來也能讓他指點一二了。

老人家生病了,身邊伺候的人足夠多,噓寒問暖的人也不少,但是應酬這種其實沒什麽意思,有個熟悉的人陪著,說說話就挺好的。

劉墉被重用,最近自然忙碌得很,沒那麽多時間陪著劉統勛了。

永瑢就在休息日的時候問過乾隆,帶著翰林院的書去劉家,跟劉統勛探討一番。

一老一小有時候爭論得面紅耳赤的,誰都不讓誰,又能坐下來談笑風生,一起喝茶吃點心。

劉墉偶爾遇見一次,只覺得自家阿瑪跟六阿哥的關系果然很好,是一對難得一見的忘年交了。

就連他自己跟劉統勛的關系都沒那麽親近過,心裏忍不住有點羨慕了。

不過劉墉私下有些擔心,劉統勛跟六阿哥走得太近,會不會讓皇帝感覺不滿?

劉統勛看出長子的擔憂,有一天特意把他叫到書房來單獨聊了聊。

“放心,六阿哥過來的事是問過皇上的,皇上也是允了的。而且之前我在翰林院的藏書閣看書,遇到六阿哥好幾次,一起探討了好幾回,皇上自然也是清楚的。”

乾隆當時沒有阻攔,如今也不會。

因為永瑢壓根就沒有爭鬥的心思,幾個阿哥的關系也是極好的,感情深厚,他又愛書,喜歡跟人探討。

可惜翰林院的人因為地位懸殊的關系,都不太敢真的跟永瑢拍桌子爭辯。

唯獨劉統勛沒有這個顧忌,兩人激動起來就刹不住了。

而且探討的時候彼此的觀點和切入點不同,也能得到不一樣的想法,很是彼此受益,於是就延續了下來。

劉統勛很喜歡永瑢這個小友,年紀不大,心思卻十分通透,踏實穩重,又有很多奇思妙想,每每讓他很是驚奇。

乾隆心裏早早就定下了二阿哥這個繼承人,更是秘密立儲,放在正大光明後邊。

在一眾大臣心裏,二阿哥已經是隱形的太子了。

六阿哥這樣反而很是安全,不說他,就是三阿哥也十分聰明,選擇了工程處。

一個做器物,一個要修書,怎麽都不會被卷入紛爭當中。

而且劉統勛看得出,三阿哥和六阿哥是真心喜歡如今的生活,並不想被人打破平靜,於是早早就選定了以後的路。

這樣的心性,那位純貴妃實在了不得。

就是劉統勛在永瑢這個年紀也還沒清楚自己以後的路,只知道埋頭苦讀。

哪怕後來他中了進士,也是慢慢才摸索出自己的路來。

劉統勛看著長子,劉墉的勤勉和品性還是很得他心的,如今劉墉還年輕,慢慢來就是了。

只是次子劉堪卻叫劉統勛頭疼,性子有些跳脫,並不適合當官,索性拘在家裏孝順長輩就好了,免得出去給劉家闖禍。

幸好劉堪的兒子小小年紀就能看出聰慧來,劉統勛準備親自培養一番,以後也能讓劉家下一代能延續下去。

沐瑤沒想到劉統勛在家裏也是閑不得的,已經準備著手培養孫子了,也是夠未雨綢繆的。

宮裏卻出了個大事,嘉嬪病了,還病得很重。

永珹直接跟乾隆請求暫時在刑部告假,然後去嘉嬪身邊侍疾。

乾隆就點頭同意了,知道永珹如果不告假,繼續去刑部辦差,因為嘉嬪的事恐怕也要心不在焉的,沒能專心辦差事了,倒不如直接去侍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