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5/6頁)

他不但給劉統勛批了假期,還特地派了院首過去把脈和診治。

院首回來給乾隆稟報道:“幸好劉大人的侍從當機立斷,立刻就從劉大人身上翻出藥丸給他喂上。若是遲上一刻鐘,劉大人恐怕就危險了。”

乾隆點點頭道:“劉統勛如今好些了吧?可是還疼了?”

院首答道:“劉大人如今身子骨尚可,休養一段時日後,微臣再去把脈。”

乾隆點頭,讓劉統勛在家裏好好養病,還叫跟劉統勛關系不錯的永瑢去他的府上探望。

在宮裏的事自然是瞞不住乾隆的,他早就知道兩人亦師亦友的忘年交關系,估計永瑢也很擔心,讓這個兒子過去親自探望是再適合不過了。

永瑢確實擔心不已,匆匆過去劉府,劉統勛的長子劉墉在門口相迎,滿臉歉意道:“家父如今不好下榻走動,實在是怠慢了六阿哥。”

聞言,永瑢擺擺手道:“怠慢什麽,劉大人如今身子不適,就該臥榻休息才是。”

他渾不在意的樣子,直接就讓人帶路去見了劉統勛。

永瑢看劉統勛還還好好的,這才松口氣,坐在了榻前。

劉統勛還想起身行禮,被永瑢壓著肩膀重新坐下道:“劉大人不必多禮,我就是替皇阿瑪來探望,可不是叫劉大人受累的。”

“大人看著臉色還是不大好,得好好歇息才是,不必急著回去為皇阿瑪分憂了。”

他說的隨意,在旁邊候著的劉墉聽得都傻眼了。

劉墉還真不知道,自家阿瑪跟六阿哥的關系如此之好,讓六阿哥說話都如此隨意了?

劉統勛苦笑道:“微臣確實年紀大了,這次把自己也嚇著了,是該好好歇息才是。”

他轉頭就給乾隆寫了折子,準備退下來了。

自己這身體以前還覺得算是硬朗,如今劉統勛就不這麽覺得了。

這一次把劉統勛嚇了一跳,若是自己撒手人寰,長子卻還太年輕了一點,未必能夠撐得起來,於是就準備告老還鄉,也是時候該歇一歇了。

乾隆倒是很重視劉統勛這個臣子,不舍得他就此罷官離去,就給了他一個太子太保的虛職。

畢竟如今乾隆尚未定下太子,這個太子太保就跟虛設一樣了。

只掛著這職務,在乾隆需要他的時候,請劉統勛到跟前來商議一二,其他時候他就能休息,倒也算是不錯的安排。

劉統勛見乾隆不肯讓他離開,倒也不勉強。

只掛個閑職,他倒也自在。

不過乾隆就把劉墉給提拔起來,做了都察院左都禦史。

沐瑤聽說後倒是很好奇,這劉墉是不是真的後背跟帶著羅鍋一樣了?

永瑢被問得一頭霧水,搖頭道:“凡是官員臉上和身上都不能有殘疾,不過劉小大人喜愛書畫,尤其是書法,經常伏案練字足足兩個時辰不停歇,後背是有些彎。”

至於跟帶著羅鍋一樣,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身有殘疾或者臉上有疤痕,這些都不可能成為官員了。

沐瑤想想也是,乾隆是出了名的顏控,自然不可能讓不好看的人成為官員了。

後背有點彎,估計也是坐姿不太好,所以劉墉有點駝背了。

永瑢又道:“當年劉小大人參加科考,原本字寫得好,文章也做得好,但是祖上顯赫,皇阿瑪最後選定了一個平民作為狀元,讓他失之交臂。”

被兒子一科普,沐瑤才知道劉墉的家世有多厲害。

曾祖父已經開始當官了,在順治的時候官至戶部員外郎。

祖父在康熙朝的時候,已經是四川布政司了。

父親不用說,更為厲害,是乾隆跟前的重臣,議政的時候是離不得他的。

劉墉這是第四代了,代代為官,確實如果他還當了狀元,讓其他普通人還怎麽辦,給個活路吧……

不過他確實也是個能人,一直備受乾隆重用,還活到嘉慶的時候,亦被嘉慶所重用。

可惜劉墉的兒子不是很爭氣,侄子卻還不錯,在嘉慶的時候官至吏部尚書。

不過歷史上也有說劉墉其實膝下空虛,並沒有後代,是因為劉夫人身子骨孱弱。

又因為他們夫妻情深,劉墉並沒有納妾,也就沒有後人了。

一個人受一代帝王重用就夠厲害了,能被兩代帝王重用,還是家族裏不止一個人,劉家的家風足見厲害。

只是沐瑤也才知道,之前永瑢想救的人,原來是劉統勛。

不過想想也是,永瑢認識和熟悉的老者並不多。

知道是劉統勛,沐瑤既是意外,卻又在意料之中了。

她想問永瑢怎麽知道劉統勛會出事,話到了嘴邊卻沒問了。

畢竟沐瑤拿出藥方來,永瑢也沒多問。

哪怕是母子,彼此之間有點想保留的小秘密也是理所當然的。

說真相的話,怕對方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