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第2/3頁)

江小滿提出的這個問題,領導決定回去也要認真寫個報告,爭取在年底組織培訓的時候,也請個這方面的律師,給省內的返鄉創業者上上普法課程。

創業致富很重要,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更重要!

江小滿並不知道自己為省內創業者的普法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帶著記者們參觀完他家的快遞驛站和特產店、農家樂之後,又帶著他們去了山巖家。

路上,為了防止待會兒記者們對山巖和江魚的特殊家庭組合產生什麽異樣的表情,江小滿委婉地向領導和記者們解釋了一下這個家庭的組合。

聽到他說山巖和江魚還維持著很早以前郎山這邊流行的“契兄弟”關系,宣傳部的領導暗暗皺眉,不過當著記者的面,也不好說什麽。

記者們雖然好奇,但他們這種官方媒體,即便知道了,也不會把這個寫出來的,大家更關心的,是山巖和江魚收養的山茶三姐妹。

按照我國現行的收養法,嚴格來說,山巖和江魚是絕對不符合收養女童條件的。

但江小滿說的也沒錯,除了他們夫夫倆,村裏又能把山茶三姐妹交給誰呢?

送還給她們的親奶奶?先不說奶奶年紀大了,根本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撫養這三個孫女,聽說當初兩個小的差點被親爹賣掉,這裏面還有她們的親奶奶從中牽線呢,送回去了,難保不會被再次賣掉。

送給親戚家撫養?郎山這邊好多人家都信奉“多子多福”,連自己家生的都快養不起了,誰還會去養別人家孩子啊?

從事這個行業時間久了,記者們都清楚,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一件事都能用法律去衡量和解決的。

當法律都沒辦法解決的時候,似乎也只有像郎山村這樣,拿傳統的人情法則去處理了……

本來江小滿是不想在媒體面前暴露山巖和江魚家這種情況的,但誰讓他們的養蜂合作社主要是山巖在負責呢?

山巖和他的徒弟們,才是撐起整個郎山鎮養蜂事業的頂梁柱,也是采訪團繞不開的一個點。

幸好,他們去采訪的時候,家裏三個小的都去上學去了,之後山巖和幾個徒弟在院子裏忙活。

這個時間點,江魚肯定在外面拍視頻,他最近在跟網上一個野釣高手隔空比試,這家夥好勝心特別強,根本不允許自己認輸,每天都在外面到處釣魚搞直播,也幸好他和孩子們都不在家,只要記者們不提,單從畫面上完全看不出來這個家庭的特殊性。

山巖向記者們展示了養蜂合作社的“農戶 合作社”運作模式,還有他們剛收上來還沒來得及分裝的野蜂蜜。

江小滿還從廚房拿了好些碗筷過來,請領導和記者們現場品嘗一下他們郎山的土蜂蜜。

結果采訪剛結束,就有好些人當場表示想買點土蜂蜜,一來支持郎山老區的鄉村振興事業,二來也順便帶點健康食品回去做伴手禮。

這種純正的野山蜂蜜,在城裏還是挺難買到的。

領導們要買,山巖當然不會賺他們的錢,只要了一個成本價。

聽到山巖的報價,一行人都驚呆了。

難道這不是純正的野蜂蜜,而是勾兌過的?

可剛才他們親眼看著山巖從蜂桶裏舀出來的原蜜啊,一點不摻水的,吃著味道也特別濃郁,野蜂蜜怎麽可能這麽便宜?

“收購價就是這麽定的。”山巖特別高冷地解釋了一句。

江小滿無奈,只能接過話茬,跟領導和記者們解釋,為什麽他們的野蜂蜜收購價這麽便宜。

“咱們郎山這邊除了下雪嚴寒那兩個月之外,其他月份山裏都有各種野花開放,蜜源豐富。”

“我們也是考慮到這個優勢,所以鼓勵村民,利用廢舊木板和磚塊,在野外搭建了仿野生環境的蜂巢,引來野蜂在裏面築巢。這樣的話,養蜂成本比我們購買蜂箱、蜂桶要低了至少一半。”

“養蜂的投入成本降低了,也不需要花錢種植蜜源植物,所以我們的野蜂蜜等於就是老天爺賞飯吃,今年年成不錯,開花的季節雨水少,咱們村養蜂的人家,春蜜都賣了好幾千塊錢,秋蜜價格貴一點,產量高,還能多割幾茬,收入是春蜜的2~3倍。”

“再加上還有一茬冬蜜,這樣算下來,咱們郎山的養蜂合作社要是真正發展起來,根據我們的測算,平均每戶人家人均年收入起碼能增加五到八萬元。”

“這麽多?那和進城打工也差不了多少了啊。”有記者忍不住眼前一亮。

“可不是?咱們村已經有好幾個人跟我說了,明年不打算出去打工了,就在家養蜂做茶餅,一年賺的也不比出去打工少。”

“對啊,而且村民留在家鄉創業,不需要花錢租房子,農村消費水平低,存下來的錢興許還比出去打工多不少呢。”宣傳部的領導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