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一番寒暄後, 領導們決定先去參觀江小滿的快遞驛站。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營,江小滿後來又把原先的裝修格局改了一下。

因為他去申辦營業執照的時候,人家說了,做食品行業的不能跟快遞站點混在一起, 這樣食品容易被快遞包裹攜帶的病菌汙染。

所以現在的快遞站, 實際上已經分成了四個功能區——

院子旁邊用磚瓦建了兩間半的偏房, 一間廚房、一間員工餐廳, 還有半間拿來堆放柴火。

農村不比城裏,還沒有接通天然氣管道,用煤氣灶的話成本太高,而且也有一定危險性, 所以現在快遞站依然是以農家柴灶為主, 再配合作的品牌方送的電磁爐電飯煲之類的小家電,日常做飯功能基本上都能滿足了。

進門之後是前後兩間, 前面是快遞驛站,後面是江小滿睡覺的地方和一個公用衛生間。

為了保障食品安全, 快遞站和隔壁的倉庫中間, 已經重新砌了一堵墻,徹底封死了。倉庫從旁邊另外開了一道門,掛了土特產經營店的招牌。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誰讓這幾年網絡打假都開始盯著廣大農村創業者了呢?

什麽老奶奶賣了150碗扣肉, 被索賠五萬元;

什麽貴州老人自制酸菜被打假, 買了9.9元的酸菜, 卻找老人索賠一千元;

還有什麽賣農家臘肉臘腸被打假、賣農家自制糍粑豆腐乳被打假之類的, 麻繩專挑細處掐, 盡欺負不懂法不知道保護自己的農村人……

江小滿也知道很多農村人在食品安全這塊確實是不太講究, 畢竟在農村人看來, 只要是幹幹凈凈做出來的,那還用得著檢測嗎?

可事實就是這樣,沒有經過合法檢測環節的加工農產品,銷售出去就是違法的!

江小滿在大學的時候為了湊學分,選修過法律,知道這個小尾巴要是被人抓住了,法院大概率會判他賠償,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怕麻煩地一次次跑縣城去檢測,哪怕多花一筆檢測費,起碼比賠償罰款的錢少的多。

這次另外申請了一個土特產經營的招牌,也是因為有人在網上舉報他銷售無牌無證農產品……簡直令人無語!

農民自己家做點土特產,還需要去專門花錢注冊個品牌才能拿出去賣嗎?

看到記者們都在拍墻上的營業執照,江小滿趁機代表廣大農村創業者,把這個現象反映了一下——

現在全國上下都在鼓勵鄉村振興,鼓勵更多有理想有抱負的農村青年返鄉創業,振興鄉村,這種時候,不說適當放寬政策、給創業青年提供更加寬松的創業環境吧,最起碼也要管管這些借著打假的噱頭吃人血饅頭的職業打假人。

別到時候他們創業者辛辛苦苦替老百姓銷售農產品,到頭來賺那麽點辛苦錢,還不夠職業打假人敲詐一次的。

讓創業者寒了心是小事,最怕的是到時候有一個索賠成功了,後面還有源源不斷的職業打假人跑來碰瓷索賠。

農村創業者本來資金就緊張,有些還是從銀行借的錢,哪裏經得起這樣源源不絕的敲詐勒索?

到時候沒有人敢再回鄉創業了,真正倒黴的,還不是廣大農村老百姓?

沒想到江小滿居然也遇到過這種事情?

省委宣傳部的領導忍不住問他有沒有被人敲詐勒索過,得知江小滿剛開始做初加工農產品的時候,就不怕麻煩地去縣裏做了食品安全檢測,而且店裏能接觸到食品的員工也都給辦了健康證之後,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

旁邊的記者們也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不錯的新聞切入點。

畢竟振興鄉村,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讓先富帶動後富。

別到時候各地政府辛辛苦苦把返鄉創業者扶持起來了,還沒等到他們造福鄉裏呢,反倒被網上那些到處鉆空子敲詐勒索的職業打假人給割了韭菜,這不是跟鄉村振興大業背道而馳了嗎?

現場已經有擅長寫新聞評論的記者點開手機備忘錄,瘋狂記錄起來。

……

既然特產店和倉庫都單獨隔出去了,樓上住人的客房就更要隔開了。

幸虧當初江小滿想到這一點,把二樓三樓的樓梯間開在了外邊,雖然因此又多花了一筆蓋頂棚擋雨的錢,但這樣一來,客房也算是獨立出來了,也能單獨辦一個經營許可證了。

“不錯!小江的法律意識很強嘛~看來咱們省的返鄉創業人員,要多向小江這樣遵紀守法的經營者學習啊!”省領導越看越滿意,要是廣大返鄉創業人員都像江小滿這麽有法律意識,他們接到的投訴都能少很多。

有時候其實真不是地方法院不念人情,人家做這一行的,本來就是法律淩駕於人情之上的,哪怕明知道那些職業打假人就是在鉆法律空子敲詐勒索,也不能不依法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