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2頁)

但朱思婷記憶力極好,班上的同學在上她第一節 課時就領教過了。

努努力力考上的大學,曠課的人大有人在。

朱思婷在第一次點名後再也沒翻過點名冊,她只要往座位上一掃,就能準確地喊出所有人的名字,並知道哪些人來了,哪些人沒來。

這還是在她帶了好幾班表演課的情況下……只能說恐怖如斯。

相應的,朱思婷的課出勤率極高,同學們也安安分分地上課,很少有人敢做小動作,生怕給她留下了什麽不好印象,扣掉平時分。

朱思婷站在台上,一眼就看到了角落裏的生面孔。

周遊和她對視了一眼,見朱思婷沖他挑了挑柳葉彎眉,他十分配合地舉起了手中的旁聽證。

朱思婷了然,點了點頭,點頭的幅度都恰到好處,氣質這塊兒拿捏得死死的。

這讓周遊更加期待她的課了。

表演專業四大主課,聲台形表,朱思婷主授表演基礎與技能,這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本節課的主題是“如何正確把握人物基調”。

演活一個角色不容易,在表演時要深入角色內心,掌握其內在的氣質,再外顯為神態與動作。

很多人在表演的時候一開始方向就錯了,錯誤地設計了角色的性格與心理,展現出的人物自然就別扭。

朱思婷放了幾個從近期影視作品上扒下來的片段。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把握人物,一個心機深沉的人,戲在表情和細小動作,你們看,”朱思婷重放片段,“這個演員的動作太大,表達憤怒全靠吼,好好的一個腹黑統領演成了個只會大吼大叫的瘋子——憤怒的表達有很多種。”

朱思婷是個實踐派,她站在台上,立刻示範了好幾種憤怒的表達。

眼中隱忍的怒氣,顫抖的下頜與即將壓抑不住的憤怒,既憤怒又無奈的分裂感……

朱思婷切換自如地控制著表情,每一段表演都引人遐想,腦中出現了與表演對應的劇情。

示範結束後,朱思婷像是沒事人一樣地恢復了之前的樣子。

同學們自發地鼓起掌。

朱思婷擡手,眾人便安靜下來,只見朱老師從講義裏抽出一疊A5大小的紙分發給第一排的同學,讓他們往後傳。

“小測試。”朱思婷隨手拿起一張紙,上面寫著兩道題。

一道是情緒題,單列出了一種情緒類型,要求學生表達出不少於5種該情緒的不同表演方式。

第二題字數比較多,是一小段劇情,要求學生飾演出角色的情緒。

“題目二選一,準備時間15分鐘,15分鐘後隨機抽取學號上台表演,”朱思婷翻開記分冊,“老規矩,滿分100分,按10%的比例計入期末考試成績。”

早就習慣了朱老師的突擊測試,學生們不敢叫苦,埋頭思考怎麽表演。

每個人拿到的題目幾乎都不同,周遊拿到的第一題是“悲哀”。

而第二題出示的是一段古裝題材劇本。

多疑的皇子登基帝王之位,開始忌憚原來情同手足的好兄弟,設下宴席試探在百姓中聲望較高的王爺弟弟。

王爺心知此行兇多吉少,但還是前去赴宴。

這段劇情講的就是兄弟二人在宴席上的試探與被試探。

表演者可以任選帝王和王爺角色進行表演。

第二題給的提示有限,而且相對來說表演難度高,一旦分析錯角色的性格,鐵定不及格。

所以大多數人選擇的是第一題。

周遊又不用記入成績,他頗為輕松地選擇了兩道題都做。

“悲哀”的表達形式很多,設想出對應的劇情,周遊大概能演出九種悲哀的表達。

迅速腦補完第一題的表演方式後,他把重心放到了第二題。

多疑的帝王,謹慎的王爺。

形象貼合角色,表演成功率會更大,無論是台詞功底還是外貌形象,周遊和咄咄逼人的帝王相差甚遠,即使還原出七分神,也少了那三分形。

兩相比較,周遊選擇飾演王爺角色。

說到王爺,周遊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魏晉在電影中扮演的濟安王。

可濟安王是個懷揣篡位之心的野心家,手握重權,在朝堂上可以說跟皇帝平起平坐。

而周遊分析手上這段劇情的王爺,他身處劣勢,一步錯就是萬丈深淵,所以在帝王面前格外謹小慎微,必要的時候還得打一手感情牌。

這麽一個人最後活了下來,無不體現著他是個聰明人,要注意對話的態度,多一分太強勢,少一分太懦弱。

確定了大方向,周遊開始設計角色的心理活動和表情動作。

十五分鐘轉瞬即逝,朱思婷下來巡視了一圈,最後走回台上,精準地卡好最後一秒。

“停,”她從抽簽罐裏取出一張紙條,“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