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第2/4頁)

安臘塔汗命人賜座,詢問中國開出了怎樣的和談條件。

柳竹秋有條不紊闡述己方的態度和擬定的措施,包括冊封安臘塔汗為韃靼王,雙方通貢,陸續在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等邊境重鎮開通馬市,除官市外,雙方皆可設立民間的互市,讓漢蒙百姓自由貿易。

安臘塔汗昨天聽了金海桐的稟報,已與親信和頭領們商議過,內部也傾向和談,但對方先求上門來,不多占點便宜是傻子。

他斜遞眼色,一名大臣起身對柳竹秋說:“你們提的條件我們需要商議再看是否接受,另外要求你們每年要向我們支付二十萬兩銀子的歲幣。”

柳竹秋來之前孟亭元代表慶德帝授予她和蕭其臻一定權限,韃靼人若索要歲幣,二十萬兩以內都可應允。

現在對方提出的金額正好在權限內,但柳竹秋並不想答應。談判猶如做買賣,必須將己方的利益最大化,不能放棄任何講價的可能。

她微微一笑,對那大臣說:“敢問大人,往常蒙漢兩族百姓做貿易,哪一方的商品銷量更大?”

大臣說:“你們的茶葉、鹽和絲織品在草原很受歡迎,我們的皮貨藥材銷路也很好,兩邊基本差不多吧。”

柳竹秋又問:“那蒙民在做交易時,是直接用自己的貨物去交換漢民的商品,還是花錢購買?”

大臣回答:“我們的人不喜歡用錢幣。你們的朝廷又禁止漢民用銀子銅錢跟我們結算①,所以民間一般實行以物換物。”

柳竹秋總結:“據您的說法,兩國的貿易供需是持平的。相互給出的貨品售價也比較公道。如果我朝每年支付貴部二十萬兩銀子,那些漢族商人知道貴部手裏有了錢,定會將貨品提價銷售,以前一匹馬就能換得五匹布,以後必須用兩匹馬來換,您說到時吃虧的是誰呢?”

大臣反駁:“我們拿銀子又不是為了做生意,是打造兵器壯大軍隊,以便更好的保衛可汗,維持草原上的秩序。”

柳竹秋笑道:“貴部招兵買馬要花錢吧,銀子到了士兵和馬販手裏都會流向市場,他們過日子少不了茶葉鹽和布帛這類必需品,仍舊會去漢民手中購買。有錢的蒙民多了,對這些商品的需求就會增加,一出現供不應求,漢商們更要漲價了。”

她靠生意經向對方陳述拿現銀的弊端,那大臣忙向安臘塔汗鞠躬,得他點頭後轉身與同僚們嘰裏咕嚕商議。

等達成一致意見再用蒙語向安臘塔汗奏報。

安臘塔汗又點了點頭,大臣便對柳竹秋說:“我們可以不要銀子,你們就把二十萬兩銀子折算成茶葉鹽和布帛以後給我們吧。”

並且按當前的市價規定了貨品數額。

這點柳竹秋寸步不讓:“貨品的售價是隨產量波動的,遇到年成不好的時節產量少,價格就貴,比如茶葉和布帛,今年豐收價格低,說不定明年就漲價了,假如以貨代幣也只能按當年的市價結算。”

只規定金額,不限定貨品數額,兌換比例就能摻水,到時隨便找些荒欠漲價之類的理由少支付一部分,錢就省下來了。

蒙古人不傻,堅決要求按他們的意見來,談判陷入僵持。

金海桐見柳竹秋據理力爭,向安臘塔汗耳語,獲得丈夫同意後高聲說:“溫大人,你們這樣爭來爭去太費時間,昨天我見你射箭很準,不如同我比試一場,誰贏了就聽誰的。”

對手不肯妥協,磨破嘴皮估計也討不來好,這辦法倒是個機會。

柳竹秋對騎射很自信,沉著接受挑戰。

她和金海桐走出帳篷來到附近的空地,安臘塔汗和大臣貴族們都來觀賽。

金海桐命侍從提來一只前幾天剛捕到的蒼鷹,指著它制定比賽規則。

“待會兒誰先射落這只鷹即可獲勝。”

柳竹秋與她同時上馬,使用同樣制式的弓箭,並排站在一條直線上。

昨天她見金海桐射殺叛軍,已知她是個中強手,因而嚴陣以待。

侍從打開籠子,那蒼鷹早盼解放,出籠後振翅直沖雲霄。

等裁判號令一出,柳竹秋搶先搭箭射擊,可惜失之交臂。

失手時金海桐已打馬沖出,她急忙揚鞭追趕,兩騎一前一後風馳電掣追逐獵物。

蒼鷹十分機警,不斷變換速度和飛行角度,且遠在高空,體型真似蒼蠅。

二人都在跑動中,極難瞄準,但若停下來目標就會飛離射程,不得不持續追蹤。

柳竹秋見金海桐動若星奔,一襲紅裙翩然塵囂之上,左右開弓,嫻熟無比,颯爽英姿儼然木蘭再世。

她深為欽佩又暗暗著急,怕被對手搶了先,不甘示弱地與之拼搶。開弓如滿月,矯健賽猴猿。

蒼鷹被追急了,忽然投梭般向下俯沖,妄圖躲入前方的山坳。

金海桐趁勢回身一箭,正中鷹腹,柳竹秋隨後發箭,也射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