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第2/3頁)

村裏的百姓大多仍是逢集、又逢自己正缺東西,或是要送點什麽到集上去賣,才會往鎮上去。

從前集日裏常會往鎮上逛一逛的王氏,這一年多日子也不那麽好過了。

家裏的幾個主勞力,柳漁被柳家人帶回去了,老三一家斷絕了關系分了出去,不知是去了哪裏,聽說是把孩子托在娘家,夫妻倆一起出去討生活了。

還剩下柳康笙帶著柳大郎和柳二郎。

柳二郎勤快依舊,柳大郎卻是性情大變。

陰沉、陰郁,像一條蟄伏的毒蛇,臉上永遠掛著陰陽怪氣瞧得疹人的笑。

伍氏見天打扮得妖妖嬈嬈往外跑,一會兒娘家,一會兒去她兄弟那裏,原本勤快的林氏見伍氏這樣,也撂了挑子不幹了。

賺錢的人少了,幹活的人也少了,能交到王氏手中的銀錢更是少之又少,可活卻多了,她日子自然沒有從前好過。

~

臘月二十五,離著過年只有幾天了,王氏終於該去集裏了,攢了半個月的一籃雞蛋該去賣了,換幾個錢,置辦點兒年貨。

她知道應該早些去,最好是天才蒙蒙亮就出發,這樣到了鎮上才能在集裏占個好位置,那些雞蛋才能賣得出去,賣得快。

可家裏的早食沒人做,伍氏出去幾天了沒回來,林氏不做,馬上等著要嫁人的柳燕不做,自然只有王氏自己去做。

未亮的天,黑暗的灶房,王氏熟練的在灶旁摸到一捆柴枝,三兩下折好塞進灶膛,又抓起一把枯幹的松毛塞進去引了火,暗夜裏燃起一簇暖黃的光,柴火噼啪聲中,王氏坐在灶膛前發了愣。

這一刻,王氏莫名覺得,她活成了一頭老牛,又或是一頭拉磨的老驢子,日復一日的,圍著這灶台和田地,一眼可以望見,終將這樣,幹到老死。

王氏的手頓了頓,垂頭愣怔片刻,柴火又爆出一聲炸響,王氏才猛然想起鍋裏沒有添水,忙站起身來,從水缸裏舀出一勺水添進鍋裏,鐵鍋哧一聲響,王氏又出起神來,機械的一勺又一勺的把水倒進鍋裏。

日頭從東邊冒出頭時,早飯終於張羅了出來,等她把桌上擺好碗筷,柳家人才起床的起床,洗漱的洗漱。

王氏卻沒有時間可以坐在桌邊自自在在吃上一口早飯,只是在灶屋裏匆匆扒了幾口,就提著滿滿一籃雞蛋出了門。

年前最後一個大集,王氏到得太晚,集上別說擺攤子,沿街兩邊可以擺攤的地方擠擠攘攘的,她連插進一只腳的地兒都找不到。

找了幾處,實在找不到地兒,有個賣菜的婦人瞧她手上提的雞蛋一眼,道:“賣東西呀,來得太晚了呀。”

王氏尷尬:“家裏有事耽誤了,大姐,你這兒能不能讓我一點。”

婦人自己的菜都擺不開,哪肯讓地兒,想了想還是道:“你去碼頭邊上看看吧,那裏可能還有位置。”

王氏愣了愣:“碼頭那邊能有人嗎?”

那婦人笑了起來,道:“你還不知道啊?碼頭那邊開了家貨棧,賣的東西多,辦年貨的更多,那邊現在可不比這邊差,指定也有擺攤的。”

王氏還真不曉得,她許久沒來過鎮上了,村裏或許有人知道,卻也不會有人告訴她。

王氏謝過那婦人,提著一籃子雞蛋往碼頭行去。

等到了地方,才知道碼頭這一帶果真是不一樣了,確實開了家貨棧,生意極好,這邊也確實有許多擺攤的。

王氏瞧了那貨棧好幾眼,貨棧外的好位置是沒了,她在貨棧對面一個邊角處找到了空位,提著自己的雞蛋蹲著擺起了攤子。

貨棧裏買了東西的,出來後順道也會在旁邊的小攤上買些菜,王氏這裏也有人光顧,守了一個時辰,賣了十六枚雞蛋。

王氏挺高興,扯開了嗓子正想吆喝一聲,在看到遠處相攜過來的一男一女時,剛到了喉嚨口的聲音就那樣硬生生卡住了。

~

臘月二十六是林懷庚和周如意的大喜之日,兩家繡莊的事務都有張曉芙和衛氏打理,這一小段日子繡莊裏不用再出新款,柳漁落了一身的輕松,張曉芙就讓她收拾收拾,早些回長豐鎮過年去,能參加林懷庚和周如意的婚禮,也是能陪陪陸承驍。

用張曉芙笑柳漁的話說,省著累著你們家的馬。

小夫妻倆粘糊到什麽地步呢,柳漁在縣裏,陸承驍因為新豐貨棧剛開業大多時候在長豐鎮裏,他就當真每天打馬兩頭跑。

那匹正當壯年,卻因為陸承驍總是在外行商以為自己要提前養老的馬,打臘月起可是被陸承驍用得徹底。

柳家兄弟幾個看得好笑,臘月二十三,就把兩家繡莊的賬目結算了,該怎麽給繡工們發年終,怎麽放假,都和柳漁商量過了,就把分紅提前結算,該柳漁的那一半給了柳漁,臘月二十四,讓陸承驍把人領著回長豐鎮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