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3頁)

至八月初九夜裏收工,衛氏和柳漁娘倆個在正屋裏點燈盤賬,柳晏清旁觀。

短短十來天,倒有三百九十多兩的入賬,自然,僅頭三天就有一百八十余兩,這一百八十余兩利潤並不算大。

然而三百九十多兩,加上幾家送的賀儀,這也有四百多兩了。

四百多兩啊,衛氏雖清楚這裏邊一多半都是投進去的本錢,可心裏還是難抑激動,這跟當初兒子帶回四百兩銀子擺在她面前是不一樣的,自己努力賺來的,總是更讓人激動一些。

衛氏把那些已經點過兩遍的銀錢看了又看,終於過足了癮兒,問柳漁:“漁兒,這些錢怎麽安排?都帶去進貨嗎?”

柳漁想了想,取了一本小賬,裏邊夾了幾頁紙,展開來,正是陸家借給他們布時,陸承宗手寫的清單,清單上有一部分勾畫和柳漁的簽名,那是繡莊這邊用了的,得成匹結算。

柳漁指了指那小賬,道:“這是我整理到今天為止咱們用過的,有五十二兩,這筆錢明天一早咱們跟陸家大哥先結了,剩下的幾十兩留著作周轉,我帶三百兩跟陸伯父去洪都府。”

陸洵早在前兩天就過來商量了,八月初十就往袁州去,給李家錢家把中秋節禮送去,再約上錢弘,就一起往洪都府進貨。

柳漁最近在忙剪裁之外,已經著手做自己的嫁衣了,可陸承驍的喜服,她還得去袁州錦繡莊看一看,而且,她也想看看錦繡莊的衣裳如何,有沒有可學習之處,陸洵也看中她的眼光,想請她一起去拿布,多個參謀。

因而洪都府一行柳漁會同去,是早在鋪子開張時兩家就有默契的,她和衛氏今天盤賬,也是要備明日要帶出去的銀錢。

衛氏如今一應都是聽柳漁的,聽她這麽一說,當即就把銀錢一分三分,要給柳漁帶去進貨和給陸家結算的就都交給了柳漁,賬目上也都做好。

柳漁接了給陸家的那五十二兩,另外三百兩倒是沒動,拿兩個錢袋裝了交給了柳晏清,道:“這進貨的錢,還是大哥你保管吧,明天一早去錢莊換成銀票,攜帶方便一些。”

柳晏清笑著應了。

柳漁這趟去洪都府,家裏商量過是柳晏清請了假陪她同去的,如花似玉的姑娘家,衛氏哪裏放心她遠行,就算有陸家父子三人同行她也放心不過,還得自己兒子跟著她才心安,這是一早說好的,柳晏清早在幾日前就跟衙裏告過假了,錢自然是放在他身上好些。

一時商量定了,才各自睡下。

翌日一早,柳晏清去錢莊換銀票,而柳漁則拿了賬目清單到對面陸豐布鋪找陸承宗結賬,此時不止陸承宗在,陸洵和陸承璋父子也在。

她一一見過禮,才做正事。

陸洵看一眼柳漁的打扮,眼裏先就有了幾分笑意,再看身邊的老二,穿得著實光鮮,不免就暗暗搖頭,少歷練啊,看來今年帶上他是對的。

等柳漁結過賬,與他招呼過先回了繡莊那邊,陸洵才問陸承璋:“剛漁兒過來,你瞧出什麽沒有?”

陸承璋心思還在他大哥賬薄上呢,他是瞧見了,十天,柳漁那頭跟這邊結了五十二兩的賬。

陸承璋今天過來得早,一早跟他大哥打聽過了,柳家是自己進了一批料子,後來陸家這邊又借了些料子給她擺樣,自己進的料子不說了,光他們鋪子這邊借出去的,十天結了五十二兩。

陸承璋想想也知道,肯定是自己進的料子用得多,借過去的料子用得少一些的,那這就五十二兩,如果再加上柳家自己進的布,這十來天得賣了多少衣裳出去啊?

這銷售的速度比他們縣裏這家陸豐還快啊。

周瓊英上月底回家可是把如意繡莊誇出了花來,陸承璋到現在才算有了點概念。

陸洵問他話時,他心裏還在想這些,後知後覺啊了一聲,道:“看出來了,三弟妹這繡莊的生意頗好啊。”

就是可惜,自家給她的布料一點錢不賺,太可惜了。

陸洵心下嘆氣,老二啊,看的總就是賬本子上那點東西。

他扯了扯陸承璋的衣裳,道:“就沒瞧出點別的?嗯?你看柳漁今天穿的什麽,我年年去進貨都穿什麽?”

陸洵這麽一說,陸承璋才反應過來,他爹今天穿的衣裳料子並不太好,紮人堆裏一點不打眼,反觀自己,因著是第一回 去出遠門,心中格外激動,翻出來穿的是自己最好的一套衣裳。

陸承宗在一邊笑,道:“二弟想是沒留意,爹年年出門進貨都不穿綢緞衣裳,身上帶著錢,還是打扮普通些好,不招賊惦記。”

陸承璋這才想起,柳漁今天穿的也是一身布衣,要說柳漁從前也穿布衣,但開繡莊了,賣的還都是好衣裳,在鋪子裏肯定是不會穿布衣的,那今天這樣打扮自然就是為去進貨做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