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2/6頁)

真碰到事兒,能立馬哭成個淚人兒。

葉存山說眼睛都哭腫了,給他留了一壺茶,讓他自己敷眼睛。

茶還是雲程飯後泡的,挑選的好茶葉。

用細棉布包了兩包,系了棉線,這就是自制版茶包,要敷眼睛很方便,不用再去撈葉子。

他問葉存山:“那咱們年底的事就先不急著安排,等老家回信再說?”

葉存山說照常,“柳大志說他能吃能喝的,人少說能活到明年。”

雲程就不說了。

他讓葉存山幫他看看稿子,“這東西寫得我有點沒信心。”

因為沒寫過這類型的文,定稿以後根據手感和寫作本能來,順是順,就怕無意識水文了。

他現在在鋪子裏的地位問題,以及培訓班剛結束,不好表現出不自信的一面,只能叫親近的人幫忙看了。

聽寫稿子,受書童手速的影響,一天最多七八千字,這裏面還有書童往後面記時,雲程看他跟不上,自己會拿筆寫一段續上,然後休息嗓子時,也會寫手稿。

晚上修修改改,刪點再添點,字數一般沒大誤差。

葉存山看書快,到雲程這裏,就看細致了些,約莫一刻鐘,他才放下稿件說可以,“寫得挺好的。”

跟雲程從前的文風差異很大,但字字句句在平實質樸裏勾著人繼續往下看。

普普通通的糙糧餅子,野菜菌菇,酸澀果子,都被寫出來了人間至味感。

葉存山是在山裏待過,也在外頭走商露宿過,文裏寫到的東西,他都吃過,當時只為果腹,沒心情細細品味,每天追讀幾章的內容,他都被勾起饞蟲了。

要說節奏,還有滿足感的遞增,葉存山看著也沒問題。

主角團看似貧窮,兜裏空空,可他們一直在“獲得”。

山林饋贈這裏,除卻吃飽肚子,還有時不時的“加餐”。

水裏的魚,山裏的兔子,天上的飛鳥,他們能時不時沾點葷腥。

趕路途中,也有為去下個城鎮做鋪墊——他們順路采藥了。

運氣很好,有一株品相很好的靈芝,拿去換銀子以後,他們這一路會輕松許多。

核心點是困境中被人幫一把,那麽主角團的人就不能太過冷漠。

他們缺銀子,但沒賣藥的錢,辛苦點,也能趕到京都。

所以滿懷期待的進入縣城,以為會迎來轉機時,是他們把機會交了出去,還沒“富”,就回到了最初的原點。

爽文寫手的本能在。

這裏失去了,他們從其他地方得到,達成這本書的主題“互幫互助”。

手法技巧則是某部大熱電視劇裏學到的半路開香檳,用很直的鉤子去釣讀者。

主角團為采到靈芝而開心喜悅,暢想有了銀子應該怎麽花的時候,縣城裏有人求醫無門。

這是明示主角團會失去靈芝,爽點之下又是一個淚點。

雖前路走得很有閑趣的樣子,不像趕路像遊山玩水,可他們的情緒點一直都有些壓抑悲苦。

苦盡甘來的時候,白開心一場。

這裏也是爭議性情節。

有人會覺得人命關天,見死不救太冷血。

有人認為自己都已經那麽慘了,還管別人死活做什麽。

今天就寫到了這裏。

葉存山問他覺得哪裏水文了,“沒看出來。”

雲程說加進去的路人視角部分,“之前寫爽文會有路人視角指指點點的台詞,比較常用,這裏是用他們的嘴巴把幾種評價說出來,因為不過激,在情緒調動上失去了功能性,或者說功能性弱,但這部分內容,我不好用主角的嘴巴去說他們因此失去了什麽,退一步,也不想整體文風割裂,今天還改了挺久。”

葉存山讓他順著感覺寫,“不用有那麽大壓力,你寫這篇文雖然有目的,但你就正常寫就行了。”

因為是想做個引導,不想在趕考季裏,讓諸多考生對他們鋪子有敵意,被其他有競爭的書齋渾水摸魚,雲程寫的時候很順,寫完以後總會去想哪裏沒處理好,擔心這樣寫不會火。

這個火,就不為掙錢,是為了推廣知名度。

雲程讓葉存山把書桌抽屜裏的稿子都拿出來,他整理好順序,讓葉存山整體看一遍。

以趕考為主線,是時間發展順序,有多個地圖轉換,沖突情節極少,偏偏美食上,花費筆墨略多,整體字數要比雲程預期多。

一處慢不影響,兩處慢就會惹人不耐煩,處處慢,這篇話本就是睡前讀物——看了就打瞌睡。

葉存山整體看完也是那評價,“你也可以叫柳小田還有柔娘他們看看,找不會寫話本的人看。”

雲程覺著不可以。

這兩人對他有信任,覺著他寫出來的東西都好看。

他垂眸想想,跟葉存山說:“我拿到第一樓去找人說書怎麽樣?”

這書趕時間,沒空跟從前的話本一樣壓稿防盜,跟酒館茶樓合作,到時就優先給他家第一手稿子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