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純事業線(第3/7頁)

府城的杜家書齋要清高許多,看這做生意的態度,是有點店大欺客,隨性妄為的。

因為不賣話本,他們家也有科舉用書的優勢,表現很硬氣。

杜知秋說沒問題,“一家鋪面不掙錢,還能家家不掙錢啊?”

各地旁支也有競爭的,一路往上送人,那不得追溯源頭?

京都老爺不會過問這等閑事,但在後院夫人那裏掛了名,往後真去京都,發展要好一些。

杜知秋要開始為去京都做打算了,雲程這事,他直接就答應下來。

當晚沒來得及休息,趕著金掌櫃下工的點,去跟人見了面,夜裏聊到很晚。

初六開班,還不到用他的時候,後面幾天還能再做交接。

金掌櫃知道他是要走的人,給他身邊塞了個小書生學習。

杜知秋想帶就帶,不想帶走時要跟人交接。

他待人真誠大方,知道不是自家主場,這方面也坦率表示能教都會教。

開課第一天,是勸學課。

有文章叫《勸學》,都是書生們熟悉的。

這裏講的是大白話,並非是勸他們都來學寫話本,而是真的想寫的人,需要來學一學其中技巧,認真對待寫話本這件事。

真靠天賦直接莽的還是少數,跟他們寫八股文一樣,是有技巧可以鍛煉,故事都有結構可以套的。

精彩到一定程度的故事可以脫離這個框架,那就不是這階段考慮的事了。

上課地點在謝家的大莊園,外面空地上擺了很低的長矮凳,可以盤膝坐,也能伸腿坐。

坐得低,找空位方便,一目了然。

起來離場紮眼,做個什麽也能被站著巡場維持紀律的人發現。

都是面皮薄要臉的人,起初沒太當回事的人,在多數人都安靜的情況下,也老實等待,內部的嘈雜喧鬧只在開局搶座位的一陣。

這節課是雲程講,不可以轉交他人的。

家裏試著做了幾種材質的喇叭,最後選擇的是硬紙糊的。

這個輕,他可以拿久一點。

講台是類似從前學校的小高台,約莫一米高,上面要再擺個高桌子,供人站著用。

因這桌子高,葉存山說給他做個高腳凳子,站累了可以坐坐。

雲程怕坐下沒氣勢,不莊重,沒要。

實際葉存山還是給他做了,就在桌子底下放著。

他把演講稿放下,就看見了凳子,目光往下看,一眼就看見了葉存山。

今天他跟存銀都來圍觀了,距離演講台不遠。

是怕有人上來鬧事,也怕他初次面對這麽多人,會感到害怕,所以站得近,給他一點安全感。

雲程看見他們,心就定了很多,照常開始說。

不管平時過日子怎麽隨性,長久以來沉澱的氣質在。

他入場不慌,不因臉上孕痣而羞於在數百男人這裏露臉,場子隨他狀態而被鎮住。

在現代,他看了很多演講視頻跟辯論賽。

這類視頻是他精準去搜索看的,跟其他雜七雜八的殺時間短視頻不一樣。

看這種視頻的原因,雲程從前沒去想,現在感覺挺清晰的。

因為他社恐,不敢去人多的地方,也不敢跟別人講話。

又因為家裏除了他,都是有些控場能力在身上的,對這些善表達,敢在很多人面前演講說話的人,多少有些慕強心理。

這些年過來,他依然沒跟很多人接觸過,但自信程度與日俱增。

做什麽都能看見結果,會被誇獎被需要,在與人溝通時,從熟悉以後才會表露性格,到現在隨時抓一個在寫稿的書生,都能聊幾句,進步顯著。

開課之前因緊張焦慮生過病,卻不是害怕即將開課以後遇見的麻煩,而是因為外界的言論,給他了壓力。

真到站在這個位置,他身體沒徹底克服,會微微發抖。

桌子將他遮住一大半,他看場內書生時,這些人也在看他。

跟之前統計的不一樣,這裏面也有些書生一看年歲就不小。

三四十歲的有,五六十歲的也有。

當下讀書人,肯花錢進學堂的,自己或者家裏人,都為他們的青雲路付出了很多。

今天在這裏相聚,各自苦處不必多說,至少目的是一致的,是為了寫好話本來的。

不論是為了掙錢,還是證明自己。

雲程寫話本的初衷就是證明自己。

初期的證明,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

因為他出生以後就沒有缺過錢,想要的東西不是太離譜,都能被滿足。

各類購物軟件裏,能被搜索加入購物車的商品,他看著順眼都能直接買。

是寫了好幾本以後,他才發現了一個比較實際的東西。

是需要在這個行業裏,取得一定成就,才是證明,而不是自己會做某事的證明。

會做,跟做得好,是兩碼事。

從前大哥說他性格要強,他沒當真,還笑,因為覺得他性格很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