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7頁)

帶來的書童在幫葉存山抄書,這書抄了要寄回靜河村。

粗使丫鬟每天幫家裏洗衣裳灑掃,就第一天回來時衣服多,後來就少,畢竟家裏人少。

廚娘也就那樣,他們有吃穿用度的銀子,也沒過得奢侈,幾個小菜就應付了。

小廝就真的閑,等著派活幹。

雲程就順手給人找了活兒幹,說再買幾個大壇子回來釀酒。

還要人買點肉回來,嘗試著做肉幹,到時讓葉存山裝書包裏,晚上在家也能有點嚼頭。

其他就再跟平枝姑姑商量,看程家幾位公子平時都吃什麽。

平枝視線往雲程肚子上看了眼,雲程都沒說給自己補補。

他看出意思,說:“我去過醫館,現在都是按照方子食補,你平時也會安排,就不多麻煩了。”

葉存山這邊,別人不上心,他就自己上心。

還想問:“那位舉人先生什麽時候過來?我們好準備拜師禮。”

拜師禮他們回來後就立刻準備了,現在就在家裏放著待用。

是想知道具體日子,有個先生帶著學習,葉存山就能別省去一些摸索時間,少受累。

平枝姑姑說可能要七月底才到,“當天出發時,派人去問過要不要同行,他要安置家裏,說要耽擱幾天。”

人答應要來,變故不會有。

畢竟是太師府出面,他不方便直接拒絕都比拖著好。

七月底的話,也沒多久了。

他不愛在家裏留人,兩個小廝買了大壇子,就是放到陸家小院,釀的米酒。

這個度數低,不醉人,能沖蛋花,也能煮酒釀湯圓。

府城這邊有幾家賣酒的,這個釀好前,就先買回來解解饞。

其他暫時沒有。

小寶寶的百家衣先縫完,給存銀的新衣裳,要晚了兩天。

這天,葉存山回來又提了一次廢紙變新的事。

說同窗裏有人不老實,他們去京都前,就有人搞事,說他一進一出,凈掙多少。當時大部分同窗是站他這邊,最後沒能討著好。

剛好葉存山要走,也暫停收廢紙。

這次回來他沒打算再收,先說不用。

隔了幾天,這造紙術還被惦記上了,說他有手藝不用,倒不如分享出來造福大眾。

還說他們願意出銀子買,不占他便宜。

算是這段時間學習裏的唯一插曲了,讓他感到好笑。

“你說他們臉大不大?”

雲程要他把腦花吃了,“平枝姑姑說吃什麽補什麽,中午找人做了一回,我讓存銀吃的,有點寡淡,現在這個是加了辣,你能下飯。”

他自己現在吃不了這個,白天還震驚了一回,沒想到這麽早就有人吃豬腦了。

葉存山把腦花端到自己面前,照常吃飯,繼續跟他說:“你知道他們開價多少嗎?”

雲程隨口猜個數:“一千兩?”

葉存山哼笑,“一百兩。”

“還說我想錢想瘋了。”

雲程:“你叫他們拿著一百兩,去造紙作坊,去紙鋪,問問能不能買到人家手藝。”

一千兩人家都要考慮的,即使是個劣紙工藝。

一百兩銀子也好意思開口說,比他這個外來客都不像本地人。

葉存山:“我也是這麽跟他們說的。”

他沒想過到,到府學以後,與更好的教學資源相對應的,也是奇葩多多的同窗。

真應了那句,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存銀說他能造紙,“咱們慢慢做唄,我平時就能撕紙碎紙泡著,到時讓溫故知新兩位小哥幫忙打漿,我抄多少算多少。”

他是發現了,大嫂是會根據家裏余銀決定生活水平的類型。

手頭有銀子,他花錢就大方,買東西都挑著好的買。

手頭沒銀子,大家就都省省,反正家裏需要添補的東西少,就普通過日子。

等大嫂肚子再大一點,就不方便掙錢了。

存銀想現在開始攢攢,等到小寶寶出生,他看家裏情況,不缺他這點銀子,他就給寶寶打個長命鎖,缺的話剛好拿出來貼補家裏。

雲程不讓他動,“你有繡活,布料都買了,繡就順便練練手,好好的手藝放著不學,去做那個做什麽。”

存銀大眼睛裏滿是迷茫,“造紙術……也是手藝吧?”

“是,但很辛苦,不想讓你做。”

存銀就不好意思,沒頂嘴,等著大哥大嫂安排。

造紙術一年到頭常跟冷水打交道,存銀如果不是哥兒,雲程就會放他好好做,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以後他都不愁吃穿。

存銀是哥兒,就不合適。他力氣不大,人勤快但也養得嬌,整個流程回顧下來,他最適合抄紙,以後不提手多糙了,還怕有寒氣。

雲程讓他靜下心來,慢慢練繡工。

“這個費眼睛,你不用一整天都練。”

以後看情況,給存銀置辦個鋪面,不管他招婿還是嫁人,手裏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