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2/5頁)

這樣杜家書齋一直有火爆話本推行,工匠夥計們能一直有活幹。

等到《鹹魚》告一段落,下一本的雙才子線故事也該發表了,還有雲程在準備的新書。

相當於是把空档期填上,跟葉延那本《家有福妻》是不一樣的銷售策略。

葉延那本是短篇,只有一冊,剛好在《贅婿》前幾冊最能調動讀者怒氣值時,發出去給人舒緩情緒用。

柳小田長長嘆口氣,“希望如此吧。”

這幾天雲程他們回村裏,柳小田在家沒閑著,進屋給雲程拿了些東西出來。

衣服要扯好布料,他現在是扯不起,雲程自己也會做衣服,柳小田沒代勞。

他給人縫的布鞋,主要是給雲程縫的,葉存山沒有。

“我看你愛穿,外頭買的也沒自家做的舒服,給你把底子縫得厚,踩到石子不疼。另外做了兩壇子鹹菜,你們早上愛煮粥,夜裏愛熱饅頭,這鹹菜能搭著吃。”

其他的就沒有,他這家庭條件,給人踐行拿不出好禮。

雲程很開心。

現在是在柳小田這邊,不是柳小田去他家裏上工,趕著要走的時候,他說話也直接了些。

“我看你之前跟我好客氣,還以為你沒把我當朋友。”

柳小田抓抓臉,“有的,就是怕沒了界限。”

沒界限,容易鬧矛盾。

他還挺珍惜在雲程家幫忙的日子,事少,銀子足,平時氣氛也不錯,他空了還能做些自己的事。

雲程還教他織毛衣,也給元墨出主意。

說起這個,柳小田想起來一件事。

“余掌櫃說的,說那本試稿的話本是你寫的故事線,如果元墨想寫,看是把故事線一次買下來,還是給出分紅,元墨試稿前就讓他想好,我倆商量過,是給分紅。”

分紅就要看書齋那邊的商議,確定份額。

有這話,雲程覺得元墨這次試稿八成穩了。

下午就在他家坐了會兒,閑聊中柳小田幾次想說什麽,張嘴又沒能說出口。

等到雲程帶存銀離開,他才回屋跟元墨嘆氣。

“要是咱們也能去府城就好了。”

別的縣城安家費要低一些,他跟元墨至今沒攢夠銀子。

能去府城,就有杜家收留,他們壓力要小一些。

柳小田對自己廚藝自信,就是擺個小攤,他也能慢慢把日子過起來,在蔚縣耗著,真是沒勁透了。

周邊鄰居,夫夫倆熟悉的人,除卻書院認識的,其他都冷眼瞧著他們。

元墨前陣子拿了潤筆費,第一件事就是給他買了雙小皮靴,怕他雪裏來去走著濕鞋凍腳,那一陣他又心疼又甜蜜,但糟心話也聽了不少。

現在是看開了,天氣也過了穿皮靴的時候。

元墨洗了毛筆,將筆尖毛聚攏,拿小剪刀剪掉炸毛的一兩根,跟柳小田說:“問題不大,一本書得一百兩就能去的話,我們應當就比他們晚兩三個月。”

柳小田目光狐疑,“你是不是得了什麽消息?”

元墨笑笑,“程哥兒給你說什麽了?”

柳小田才不說。

元墨都不告訴他,他也要藏著。

元墨就說:“有點消息,但是不到結果出來,我也不知好壞,不是故意瞞著你。”

怕期望太高,到時沒達到預期,失望更濃。

說要等一冊寫完,也是因為他自己寫完不算,要審稿。

余掌櫃那邊如果同意,他的《鹹魚》不說跟《贅婿》比較,至少不比柳文柏的《神女伏妖錄》差。

說有把握,則是因為杜家書齋其實是有固定的才子約稿的。

這次能把雲程寫的故事線交給他來,肯定不是因為認識、推薦這種關系得來的,還有其他評定。

最可能就是《鹹魚》那本寫得不錯,是加分項,所以書齋優先考慮他。

柳小田不跟他打啞謎,心裏有事兒也不白耗著等,出去繼續做肥皂團。

他這幾天除卻給雲程縫布鞋外,就是在做肥皂團,是基礎款,不加香料的,成本很低。

現在天熱起來,又有很多人在做蜂窩煤添進項,做蜂窩煤手很難洗幹凈,有肥皂團就好許多。

這東西又小,是消耗品,他跑勤快一些,做完的肥皂團都能賣完。

元墨也停筆幫忙收拾東西,雲程帶給他們的禮精挑細選。

筆墨是元墨會用到的,價位適中,送先生正合適,也不會給人壓力。

給柳小田的有手脂、胭脂,還有些羊毛線、棉花娃娃材料包。

都是根據他們性格需求來的。

元墨想想,他不好送雲程什麽禮,回屋翻自己裝書的竹箱,從裏頭拿了幾本要翻爛的書出來,問柳小田還去不去雲程家。

“去的話,就把這書給他捎帶過去吧,我這書雖爛,但上頭批注詳細,他家夫君沒個好先生,能有這批注本,也能省些事。”

這批注,不是外頭賣的那些,而是他以前在書院時去請教書院幾位先生,結合已有的批注本,把幾位先生的不同理解加進去,也有自己對此的看法,出過小題的句子他都單獨標出,裏頭夾紙配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