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3/3頁)

比如杜知春是太過外放,文筆鋒利,銳氣有余,穩重不足。

比如葉存山是太過平實,用詞簡樸,務實有余,精巧不足。

還有雲程給他打聽來的,杜先生點評元墨,說他才華橫溢,用詞精準,但心境太平,適合歸隱山林。

這麽多一中和,這位考官的喜好也能看出一二。

是個要求高且挑剔的人。要穩重,要務實,也要才華高文章精巧,更要有忠君憂民之心。

葉存山知道自己的短板,不出去逞威風,怕面試時提學大人要他作詩。謄抄完他就盯著卷面神遊天外。

申時鳴炮開門放第一批交卷的考生出去。

放得特別熱鬧,深處靜謐考棚裏能聽見外頭的吹打。

等到第二批、第三批時,這吹打也熱鬧。

葉存山是第二批交卷的,沿著九龍廠出,攢夠書生人數,一起出考場。

龍門外會有親友等,人多了會一擁而上來接考。

他外地來的,沒這排場,更沒想過。

結果台階沒走幾步,杜知春叫他家一群小書童跟著一起圍上來七嘴八舌問了好些問題。

一般接考就是問考試相關的問題,從文章到答題,還要問提學大人看過沒有,面試怎樣。

還問葉存山:“你跟我去書齋坐坐,還是等你家哥哥弟弟一起出來?”

葉存山是要等人。

葉延跟羅旭順利進場考了,他就不擔心,考完自會回住處。

他等的是孔家明。

考場外頭,還有私藏夾帶的書生在外頭示眾。

視輕重程度懲罰不一,有的枷示,有的跪地面壁,也有的是光條條一個人站那裏。

若是葉延沒發現棉衣被人動過,現在在外頭示眾的人裏就要多他一個。

葉延臉皮薄,是個連去書齋蹭書看都拉不下臉的人。

這麽一遭下來,不能考倒是小事,被人傷了自尊才是要命。

葉存山啟蒙開始,就很受葉延照顧,兩人在族兄弟裏是走得近的,雲程也跟他家裏親,這事他要管。

這卑劣事,葉存山也不給人藏著,怕杜知春也因無心防備被坑,就提了一嘴。

杜知春嘴角下壓,“一年考生成千上萬,他害一兩個就能自己上了?聖賢書都白讀了,這般品性,就是文采高也錄不上!”

用他爹的話說,一個人心術正不正,字裏行間看得出來。

他跟其他同窗關系沒好到那份上,本來接了葉存山,他就能轉道回家,聽說這事,就跟葉存山一起等著。

孔家明心虛,愣是等到終場才交卷——入夜不許續燭,強留在裏頭會有差役把人拉出去。

這還有個美名,叫“扶出”。

孔家明終場交的,沒人扶。

出來看葉存山黑著一張臉,身邊站了好些義憤填膺的同窗,當即腿軟。他轉身就想再跑回考場,但考場大門毫不留情的合上了。

他擡手準備拍門,被守門官兵阻攔,問他姓名,要做何事。

這可比挨揍恐怖多了。

他腳步虛浮,才下台階就被葉存山揪著衣領拽去了旁邊小巷。

呼啦啦一堆人的熱鬧場,偶有兩聲慘叫傳出,也被當做是考生考砸的哀嚎,無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