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第3/4頁)

誰叫她當時反對弘昐去墓地搞解剖。

那會被四爺教育了。可以對孩子提意見,但先要弄懂那究竟是怎麽回事再去提意見,而不能頑固地以長輩身份施壓。

如此一來,就在搞翻譯的這條路上慢慢前行。

兩年半的初步成果卻與解剖學無關。她本人不感興趣血啊骨頭的內容,而是先搞了有趣的詩詞類詞典。

當被問及對弘昐婚事有什麽想法?

李氏還有些沒回過神來,原來大兒子過兩年要結婚了,那麽找一個不打擾她做翻譯的兒媳就好。

武拂衣帶走了李氏編寫的初階詞典稿件,答應今年內給出回應。之前承諾只要李氏編得好就給出書,這事會說到做到。

即便這一稿有缺陷,也會都給標注出來。哪怕一遍遍改,也不會讓李氏的辛苦白費,終究能達到互譯詞典出版的標注。

武拂衣自己先審一遍稿,再叫胤禛看看是否有不合規矩的譯文表達。計劃用時用半年審稿,速度真的不慢,因為今年會很忙。

整個夏季留在京城內監國,連北郊莊子也沒閑功夫去幾回。

此後就要準備隨聖駕南巡,此去江南可謂是危機四伏,難說是否會遇上魚遊沸鼎的風險。

審閱詞典稿件,這實屬忙裏偷閑的活。

*

*

雍郡王府,閑雲院。

胤禛在書房內也是非常忙碌。康熙讓老四監國,意味著一大半的折子都在他的案頭。

這讓他也沒法住在郊外莊子。那裏住得更舒服暢快,但距離京內的各處衙門遠,不便於老鬼把奏折捎回來。

太久沒有過睜眼就是批折子的日子,還真有些不習慣了。

幸而,府內女眷只需正月初一與十五給四福晉請安,這規矩給省去了太多不必要的麻煩。

晚飯時分,準時等到武拂衣歸家。

等上齊了菜,太監與侍女就照例退了出門。

胤禛也是習慣兩人先吃飯再說事。

等待放下筷子,他才問及摸查進展,“內務府情況如何?”

“十二弟,非常人也。基本情況,他都說了個通透。”

武拂衣把白天所見所聞一一講了出來。“等會,我列一張表,你能瞧得更仔細些。”

內務府關系龐雜,胤祹卻是信手拈來都講個明白。

武拂衣當時聽著,速記於心。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時速記不等於完全掌握,其中好些關系得細細甄別。

“皇上暗中徹查內務府。一來看貪腐,二來是看誰與拐賣案有關聯。以目前所得,少說有五分之一的人可能要被牽扯進去。就連梁九功也是立場不穩,沒有能不偏不倚站在皇上身邊。倒也不是說他傾向於太子,而是……”

胤禛意會,比出了一個手勢「八」字。

武拂衣點頭,“但這事尚無定論,只是綜合胤祹所言的判斷。反正,我們得長個心眼就是了。”

“這步棋,梁九功是走偏了。他在皇上身邊,必是感覺到太子的地位不穩,所以也給押了注。”

胤禛說著毫不掩飾地冷哼一聲。“呵!老八有什麽好的,一個兩個都願意接受他的示好。”

武拂衣好笑地搖頭,“也不全是,十二弟就看不慣老八左右逢源。至於別的人,人性逐利,他們自是希望接替太子位置的阿哥不會大動幹戈,那就能繼續保全他們原有的利益。”

胤禛當然明白,而他更明白大清很多事必須變革。所以他與胤禩就越行越遠,打根上辦事理念與目標就截然不同。

他沒再提胤禩,如今的主要矛盾就揪出拐賣案背後的整張關系網。

“各部的折子,我都在看著了。如今就是瞧出了問題也得先按著不動,以免打草驚蛇。另外,人難免貪婪。既有梁九功對汗阿瑪生出二心在前,你也得敲打著蘇培盛。”

“我明白的。”

武拂衣其實一直都保持著警惕心。

“說點輕松的事。李氏的初階翻譯詞典初稿給搞出來了。忙裏偷閑,我會先審核一遍,之後你也查漏補缺一番。對了!大半個月前,你也說要忙裏偷閑,那件事完成了嗎?“

大半個月前,兩人回到京城。

胤禛準備了好了卷軸、畫紙、顏料等等。讓武拂衣自述,而他來畫一幅「老鬼真身圖」。

雖然公務很忙,但他表示還是能有時間忙裏偷閑搞這幅畫。

“我還沒畫好,你也不算算每天把多少折子往我桌子上送。忙裏偷閑也得偷得著,我也想畫好些,免得砸了招牌。”

胤禛神色自然,上半身坐姿很是放松。他脫口而出這一句,仿佛說的真就是實話,因為不必編瞎話,所以說得非常順溜。

此刻,餐桌底下,他實則雙腿緊繃著。

心中默默念著:「佛祖保佑!老鬼千萬別去翻左邊的書櫃。自己剛剛瞧了一眼畫好的畫像,還沒來得及把左側書櫃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