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第3/5頁)

這次他心慈手軟,只考文不考武。

眾人的問題都被迫憋回了肚子裏,只能調轉方向開始拼命回憶什麽是三歲啟蒙到十二歲成年前該學的?

人動動腦筋,總能想到參考物。

參考康熙給皇子們啟蒙教育時的教學範圍。上書房的夫子是皇上選的,課程表是皇上排的,這些總有參考價值。

這下,各皇子府門前熱鬧了,以三貝勒胤祉收到最多關注。

胤祉自幼好文,在上書房讀書不錯,而今主要負責編書工作。找他,是該能提供一份書單。

還有找胤禑、胤祿、胤禮三位阿哥打聽的。

十五、十六、十七阿哥,最大的十歲,最小的六歲,目前都在上書房學習。

他們應該還沒把所學知識全都還給老師,試探著問問考點。

平時康熙抽查過哪些作業,那可能就是皇上著重看中的話題,指不定這次就要考的。

時值新年,各家各戶本就要串門拜年。

這也不會被說是有心結黨走得近,而是正常的人情往來。

不過,今年的拜年聊天內容,幾乎清一色變成了你家的孩子學了點什麽。

即便是四爺府也不能置身事外,不可能把所有訪客拒之門外。

武拂衣趁機了解一波京城內的教育情況,給做了一次摸底調查。然後確定如今京城權貴圈對孩子教育,總體上還算抓得比較緊。

上有所行,下必效之。

康熙前年給人發書讓寫讀後感,去年組織摸底考開設理學院,是給出了重視教育的風向。想在京城混得好,得緊跟皇上的步伐。

胤禟明白這個道理,以往他不願意做,因為康熙所喜不是他所喜。

盡管如此,他在送年禮時也能表達對別人的美好祝願,祝福別人獲得康熙喜愛。

是將這一條落實在給雍郡王府送禮中。

今年過節,給四哥家孩子們的禮物很有創意。親自設計造型,打造了四套純金的有著筆墨紙硯外形的擺件,意味著學業順利。

金器套裝特意找潭柘寺大師給開了光。

不同於一般的文房四寶是消耗品,他送的金閃閃擺件能一直保存,瞧起來怪賞心悅目的。

不過,這類禮物不能給八爺府送。

胤禟對經營的產業進行人手大換血,與胤禩進行了脫鉤,但表面上不至於互不往來。

逢年過節,哪怕矛盾甚重的太子與直郡王也要相互送禮,遑論其他兄弟之間必須盡到基本禮數。

往年無處去發揮創意。

不能給胤禩送,雖然不會被嘲笑,卻得不到真心欣賞。更不提郭絡羅氏其實瞧不起那些離經叛道的器物。

今年,胤禟送禮卻更多幾分自在開心。

四哥不同,四哥懂他的奇思妙想,相信會拆船的四哥非常懂得定制禮物的閃光點。

果不其然,胤禟被四哥誇獎了,然後帶著令他興奮的回禮離開雍郡王府。

不是別的,是皮光炫亮的珍珠。

作為皇子不可能沒見過珍珠,但尚未親眼見識到人工養殖的極品珍珠,更不提這批珍珠的母貝是他本人提供的。

三年前,按照四哥的要求,他送了一批河蚌到北郊莊子。

真沒想到經過四哥之手,這批河蚌居然在三年後被養殖出一批極品珍珠。

在江南聽說過珍珠養殖,在北方甚少聽聞。

哪怕江南有珍珠養殖術,但這種技術不會外傳。只能從歷代文獻,比如宋朝龐元英所著《文昌雜錄》裏找到只言片語,而具體操作各家保密。

四哥讓他漲見識了。

何止是漲見識,更重要的是即將開辟一條新財路。

胤禟獲得四哥指點,不如把珍珠賣到外國去。

品相好的作為飾品,品相普通地直接磨成粉,作為美容養顏之物銷售出去。

具體怎麽操作是要仔細琢磨一番。

選定哪塊地做養殖場也可以琢磨起來,不一定僅限於京城,也能往南邊找。

當然,這項買賣還需要經過康熙的批準。

按照制度,不同人佩戴珍珠有數量與品質上的限制。宮內推崇東北出產的東珠,都是天然采摘,並非人工培養。

雍郡王搞出了一批品相極好的淡水養殖珠。

這技術總不能平白浪費了,哪怕宮內不興養殖珠,但賣給洋人也是一條路子。

今年,雍郡王府送年禮,包括送四爺自己養的珍珠。

雖然第一批的產量較低,總共也就能做六七套禮物,但也不會只給九阿哥。康熙、太後、德妃等,宮內是要送一波。

武拂衣給四福晉留了一串大珠項鏈。

然後將細小珠子湊一塊,以串珠精細工藝給弄出了動物擺件,不忘送給辛苦工作的胤禛。

*

*

正月初十。

胤禛起了一個大早。他無法陪同弘暉、弘昐去考場,但也無心睡眠,不知道近幾天的押題能命中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