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第2/4頁)

正當武拂衣埋首於制鐘處,外面發生的兩件事卻是打斷了她的研發進程。

並不是要出門參加胤祥的婚宴,而是參加葬禮吊唁。

今年,胤祥又結不了婚了。婚期本在十一月,在這個月裏連著死了兩個人。

康熙四十二年的秋冬,恭親王常寧、裕親王福全相繼離世。

前者是康熙的弟弟,後者是他的哥哥。

順治帝一共有過八個兒子,但長大成人的不多。常寧與福全的去世,讓康熙再無活著的同父兄弟。

對於年近半百的皇帝而言,兄弟們的過世給敲響了一記喪鐘。

哪怕被世人尊為天子,但終究活在人間。

他抵不過時光催人老,而年事已高是回避不了的現實,死亡距離他越來越近。

偏偏,其中還發生一樁不為外人所知的事。

康熙對福全與常寧並非一視同仁,而有著親疏遠近。

兩者去世後,前者被賜謚號憲,後者並無謚號,葬禮規格可想而知並不一樣。

有此對比,世人都能夠看出皇上對裕親王的看重。

問題也就出在這份看重上了。

福全纏綿病榻已有一年多,算不得突發疾病。

康熙早就為其問醫尋藥,但還是沒能留住這位兄長的性命,而在他病危時去見了最後一面。

最後一面,福全有遺言交代。

康熙詢問了福全對於諸位皇子有何看法,重點在於胤礽是否合適繼承皇位。

或是人之將死,終是敢說實話。

福全表示厭惡太子的所作所為,以往他管理內務府了解胤礽的做派,這會終於將廣儲司的嚴重貪腐問題擺到了台面上。

廣儲司,管著皇家的錢袋子。

下設六庫分管銀、皮、瓷、綢、衣、茶,地方與藩屬國的進貢物品也會放置於此。

其中,有大批物品被胤礽取用。

即便是太子也該有吃穿用度的額度上限,但是宮裏無人敢管,太子驕奢無度成了公開的秘密。

福全一直不敢向康熙言明,就是因為知道皇上寵愛太子。

反正他要死了,也不再怕說錯話被責罰,終是道出了不喜太子的種種作為。

不僅是胤礽貪戀享受,更重要的是他脾氣越發暴虐。不在是鞭打仆從,而發展到毆打臣子。

對比起太子,八阿哥禮賢下士,讓人倍感如沐春風,頗有賢王之相。

胤禩頗為關心長輩,為他打聽各種治病藥方,而太子從未給過半個字的噓寒問暖。

福全臨死諫言,把平時不敢說的都說了。

懇請皇上認真考慮,胤礽繼位的種種弊端。讓無法克制私欲又無發控制脾氣的太子繼位,對於大清有百害而無一利。

康熙聽了這番話,何止覺得刺耳,簡直就是一把把尖刀把他的兩只耳朵都給紮穿了。

卻沒有辦法朝福全發火了。人都死了,死前是老淚縱橫地勸說他,堪稱兄長對弟弟最後的一番忠言逆耳。

人死不能復生。

死了,更容易讓人想起曾經的友愛扶持,也就淡化了君臣相處的矛盾摩擦。

然而,那番勸諫帶來的怒氣仍在心頭盤旋不去。

康熙必須面對殘酷的現實,他對胤礽投注的種種期盼與心血難逃一場空。

是被兄長臨死拼了一把將那粉飾太平的假相給撕裂開,露出了殘破不堪的真相。

現實就是皇上無法培養出好太子。

胤礽縱有千錯萬錯,追根溯源與作父親的脫不開關系。不說別的,就說太子毆打臣子,是做父親從小沒讓他學會尊師重道。

回想當初,康熙沒少責罰太子的夫子們。

每每太子有課業上的不足,不罰兒子,卻對老師加以責罵與杖責,認為是老師沒教好。

事到如今,木已成舟,太子的性子掰不正了。

康熙不是對兒子沒信心,而是胤礽的行為又一次潑了他一盆冰水,讓他體會到了有的事已經覆水難收。

在給福全舉行葬禮之後,徹查廣儲司,確認福全指控太子驕奢無度完全屬實。

康熙撤換內務府官員後叫來了胤礽。將一次選擇權交給太子,讓胤礽任命新的內務府總管。

去年,索額圖案件爆發,就撤換了太子身邊的一批人。當時意識到太子生活太奢侈,對他進行過一頓說教。

這次將內務府的主事者換了一半,對太子提出明確要求,讓他任命一位為官公正清廉的總管。

為什麽要將新內務府總管的任命權交給胤礽?

因為以貪腐為罪問責內務府,這些錢款給誰用去了,大家心知肚明。

皇上大規模處罰內務府的官員,而讓太子任命新官,顯示出對於太子的寬容,沒把質問的巴掌直接朝太子臉上打。

給胤礽留些顏面,也就是對他還抱有一絲期待。

很快,淩普上位。

淩普的妻子,是太子的奶媽。

太子推舉淩普,究竟是內舉不避親,或是便於太子享受?只需看毓慶宮的吃穿用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