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第3/3頁)

大多數人是習慣性的動物。

讓康熙從現在就開始習慣,他有個孫女喜歡下田。

小時候許是用鬧著玩去解釋,但時間長了就會見證瞧著茉雅琪一步步成長為種植大師。

孩子們都沒去想遙遠的將來。

茉雅琪很高興,她得了阿瑪的應允,每個月能去北郊莊子上住半個月。

弘昐與弘暉也開心,如果能夠下江南玩,苦練遊泳技術非常值得,甚至還能再練個十天半個月。

武拂衣卻沒空閑繼續陪練。別看多數事務交給了胤禛處理,但總有一些事需要她親力親為。

元宵過後,南巡之前,一兩個月內要把玻璃廠分廠建好。

原本蠶池口的玻璃廠不夠用,它建造時主要考慮燒制小型擺件,場地與設備都不利於大批生產大玻璃窗。

去年臘月,首批玻璃窗問世。

大臣們本來是給皇上面子買了幾扇,使用效果卻比想象中好很多。與玻璃瓶等只為彰顯奢華的擺件不同,玻璃窗對於防寒擋風的效用顯著。

首批玻璃窗的數量有限,能買的都是有錢有權的人家,也只夠他們裝在書房窗戶上。經過從臘月到正月的家居感受,紛紛表示如果價格合適想把家裏的窗戶都給換上玻璃。

賣玻璃窗所得都用於牛痘推廣。一方面,人們表達了對玻璃窗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加快售賣速度能夠更快籌集牛痘接種經費。

種種因素疊加,需要立刻開設專門制作玻璃窗的分廠。

雍郡王被委派了監工任務。監督施工,對四阿哥來說是輕車熟路的工作。

雖然建造宅邸與玻璃廠有差異,但要協調哪些部門,如何調動物資等等的流程相似。

武拂衣也早有準備,去年十月燒制出大塊玻璃之際,就摸清了玻璃廠的建造全過程。

六年前,德意志傳教士紀理安負責設計玻璃廠。從房屋結構到廠內窯爐每個細節都要嚴格把關。

有設計圖與實物做參考,在此基礎上建造成適合制造大玻璃的工坊,一個半月綽綽有余。

地點在去年年末已經圈定,火器營附近的空地。等分廠建造完畢,直接拉一隊士兵去駐守看管。

眼下,大塊玻璃的低成本制造技術是會生金蛋的雞,需要充足的武力保證它不被竊取。

玻璃窗不只是賣給京城內的官員,其他地方也要推廣牛痘,那麽玻璃窗也就會前一步售賣。

比如說江南。

江南富庶,但如今也僅有曹寅一家裝有玻璃窗,是從廣州運來的西洋貨。

曹寅年輕時做了康熙的侍衛,三十四歲就任江寧織造。這是一個肥到流油的差事,采買各種禦用品,尤其是絲織品。

曹家又是內務府包衣出身,憑著與皇帝的親近關系,可以領用內務府帑銀經商。通俗點說就是向皇上的私庫借來本金,以此去經商,所得的利潤再與皇上分成。

皇上願意借出越多的錢,表明對那家人越是信任。

康熙對曹家無疑是信任的,前三次南巡都是有曹寅接待,今年也是相同的打算。

武拂衣關注了有西洋玻璃窗的人家,自然也就稍稍查了查曹家。

今年曹寅四十四歲,長子曹顒十三歲尚未成親。換句話說,這會曹寅的孫子曹雪芹還是沒影子的事。

江南之地有沒有曹雪芹不重要,重要的是多方勢力盤根錯節。此去南巡,不一定會風平浪靜。

那麽還要去嗎?或是索性留在京城?

畢竟皇上不在京城,約等於是山中無老虎的狀態,是能過得輕松些。

想了想,武拂衣決定能去還是要去的。

這樣光明正大的出行是實地考察的好機會。不僅要去,最好還能爭取不和皇上走一條路,美名其曰微服私訪。

想要去江南轉一圈,或是想要在京城謀個好差事的是大多數。

於是,春節在眾人苦讀中過去了。

二月上旬,紛紛遞交對牛頓《原理》的讀書報考。

在截止日期二月初十之前,所有該交功課都交了,但從他們的黑眼圈與憔悴眼神能看出,極少有人擺平了那個叫牛頓的英吉利男人。

康熙表示會在十天後給出考評結果,誰博得頭籌,誰寫得不盡人意,都會體現在南巡事宜的安排上。

這一天,梁九功帶著密旨來到即將竣工的玻璃廠分廠。皇上私下召見雍郡王,是要共同閱卷。

武拂衣其實不想去,一群沒物理學基礎的人,用一個月讀牛頓,用十天寫心得,能有幾篇正經文章?

太可惜,這活要在乾清宮裏做,不能讓胤禛代勞。否則就能讓他去體會一把,那些讀書心得會有多“精彩紛呈”。

康熙怎麽就不能一個人批閱呢?

共同閱卷的旨意,對武拂衣不是恩賜,而是讓她不得不體會一把什麽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給人挖了坑,自己也是要朝裏面撲通跳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