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3/4頁)

眼下,關注著誰會負責玻璃窗銷售事宜。

這會也都回過味來了,雍郡王搞出玻璃窗應該與推廣牛痘的經費分不開關系,所以玻璃窗一定會對外售賣。

只是誰負責管錢呢?似乎不是雍郡王,因為郡王府的大門已經緊閉了。

是不是廉郡王?

胤禩作為牛痘研究的另一位負責人,又調研了整個京城需要接種者的多寡與分布。

玻璃廠隸屬內務府之下,通常都是皇室宗親來管理。

多年前,直郡王就管理過,現在交給廉郡王瞧著也有順立成章的理由。

胤禩也覺得自己可以,但還是向康熙推舉了另一個人。

不是別人,正是九弟。胤禟喜歡經商,讓他去管理賬務豈不是剛剛好,也是回報他在摸查京城待接種人口的辛苦付出。

“你認為皇上會選擇誰?”

武拂衣回府,將這個問題拋給了胤禛。

胤禛正在聚精會神讀書。

近五個月,他一刻也沒有閑著。比當年在上書房更加功用,實現了一飛沖天式的英吉利文突破。

從僅僅認識百來個英文單詞,到把牛頓的《原理》的字面意思初步翻譯成文。雖然不能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但是不妨礙他不求甚解地通讀一遍。

這種進步神速,是一直有無形力量在身後鞭策。

胤禛非常清醒,他要比任何人都努力,絕不能落後。

一方面是為了有足夠的本事教導孩子們。

另一方面,他以武氏的身份活著,就要有非同一般的價值,才不會埋沒於後宅之中。

眼下,等到武拂衣從玻璃廠歸來,正要拿譯本給老鬼瞧一瞧。

至於誰會成為玻璃窗售賣的負責人?

胤禛看來這就是一件不足為道的小事。

今時不同往日,他早就不在那樣看中康熙給的差事。

並非因為那些事與武氏無關所以不再看中,而是明白了期待皇上的任命終是下策。

真正的高明獵手,當是悄無聲息地引導皇上做了某件事,而康熙無知無覺甚至疼惜對方活得辛苦。

這個獵手說的就是老鬼。

有此前因,誰負責賣玻璃窗還重要嗎?

不過,武拂衣既然問了,那麽也不妨回答。

“依我來看,老八、老九、老十都沒戲。”

胤禛幾乎想也沒多想,就給出了世人鮮有去想的人選。

“說是由皇室宗親來管理,卻也不必是皇子,估計是禮親王代善之後。四年前,代善的曾孫椿泰繼承爵。椿泰,今年十八歲,正是年輕有為的好時候。”

為什麽選椿泰?

這和胤禩還就有點關系,具體說是與八福晉郭絡羅氏的外祖父安親王嶽樂有瓜葛。

代善,努爾哈赤之子,曾經是四大貝勒之首。

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雖然繼位,初期卻依舊是四大貝勒共通執政。

與其他兄弟表現不同,代善一直貫徹著支持弟弟皇太極的態度。

哪怕皇太極駕崩,他也堅定表態應是父死子繼,扶持福臨繼位。反對了多爾袞的兄終弟及之說。

等到康熙登基,代善的孫子傑書襲爵,他在平定三藩之亂中又立下戰功。

再說嶽樂。

嶽樂是努爾哈赤的孫子,其父阿巴泰沒有排在在四大貝勒之中,創造的功績也是平平。

嶽樂與福臨是同輩。

順治帝臨終前一度想過將皇位傳給堂兄嶽樂,而非兒子玄燁。問為什麽?他信賴堂兄,更多於疼愛兒子。

若非孝莊與朝臣竭力反對,就沒有康熙帝的存在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康熙登基,對於嶽樂能有好臉色?即便最初秉持三年不改父命,可終是對安親王一脈有所防備。

嶽樂已經去世了十二年,但對他的清算沒有到此為止。

就在去年,代善的另一位曾孫諾尼上書告狀。

表示他就是苦主,在多年前嶽樂掌管過宗人府,審理了他的案子給他判了不孝的死罪,將他革爵下獄。

諾尼後來被放了出來,也又恢復了貝勒的頭銜,但對於嶽樂的徇私誤判一直耿耿於懷,每一天都希望能沉冤昭雪。

究竟是不是冤枉?是不是誤判?

嶽樂死了十二年,早就是死無對證。

康熙卻站在了禮親王一脈,將嶽樂的謚號取消了,更是把他降爵位為安郡王。

因為有代善一脈、嶽樂、康熙的恩怨在前,如今玻璃銷售的人選也就不難推測了。

胤禛對康熙心思把握精準。

如果此前八福晉沒有在牛痘研究中插一腳,那麽還不一定會提醒康熙再次記起安親王曾經帶來的威脅。

嶽樂是死了,但他曾經被順治帝重用,甚至一度有繼承皇位的可能性,他在朝中的關系網之廣可想而知。

郭絡羅氏越是積極能幹,對於胤禩來說就越不利。仿佛無時無刻不在提示皇上,安親王家的後人對於權力的渴望之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