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 哪怕你是皇帝,世上也總會有一本你讀不明白的書。

這就是康熙近期的內心真實寫照。

他每天的日程排得很滿,除去了上朝、批折子、視察皇子學習進度等等例行事務, 半個月來的休閑時間都耗在了牛頓《原理》英譯本上。

書,已經從頭到尾讀過了, 但頗有雲山霧罩之感。

這本書超出了以往所學數理的範疇, 隱約察覺它開創了某一種新的學說。

牛頓,這個英吉利人有點意思。

康熙越是無法完全讀懂, 越是想要搞個明白。

他都擺平了鰲拜、三藩、噶爾丹,難道還無法搞定一個牛頓?

尤其還有一個前提,這書是老四獻上來的,有理由推測老四已經真正理解了。

老四突破技術限制搞出了大塊玻璃,可不就是比歐羅巴來的傳教士更懂西洋之術。哪怕玻璃制作與牛頓《原理》沒有直接關聯, 但或許存在觸類旁通的思考方式?

康熙暗中做此推測,但沒有立刻直接召老四前來當面詢問。

雖然做學問應該不恥下問,但讓兒子教導父親, 他還想再做一番掙紮。

是不是把《原理》這本書背誦一百二十遍,就有可能搞清楚它究竟在寫些什麽?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十一月中旬。

後宮發現了一件“大事”,皇上一個多月沒翻綠頭牌或到某一宮內就寢了。

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這種情況也不是前所未有。

宮內老人都知道, 二十多年前平定三藩之亂, 皇上根本沒有空來管後宮。幸而那時太皇太後健在, 能鎮住暗流洶湧。

不過,今非昔比。

近期也沒聽說哪裏要打仗, 前朝似乎也挺平靜沒有鬥得不可開交, 皇上怎麽就不來後宮了?那不符合他一貫的做派。

是什麽絆住了皇上的腳步?

是金屋藏嬌,在乾清宮裏有誰被看中了嗎?總不能是皇上四十七歲就不行了吧?

這些大逆不道的想法只能心中揣測。

太後基本不管事,四妃仿佛視而不見誰也不先開口, 似乎皇上來或不來都能以平常心待之。

正在猜疑紛紛時,寧壽宮的暖閣率先搞了小翻修,給換上了全套玻璃窗。

接下來,康熙常駐辦公的南書房也給換了玻璃窗戶。

冬天光照本來不足,換上了通透玻璃窗,讓書房平添了三分暖意。

世人皆知玻璃窗的精貴易碎。

這玩意是西洋貨,需要從廣州不遠萬裏的運輸,故而京城裏僅有幾戶人家安裝。

宮內本來沒有裝。

康熙自詡不是驕奢淫逸的皇帝,將玻璃窗當做賞賜給了重臣。

眼下,給太後、皇上新配置的玻璃窗是怎麽回事?

新的流言取代了舊的八卦,難道說皇上最近就在操心玻璃窗?

秋天裏的那則消息成了真,雍郡王入駐禦制玻璃廠,不是沽名釣譽去做做樣子搞幾件玻璃擺件,而是真刀真槍去研究本土沒有的大塊玻璃技術了?

永和宮熱鬧了起來。

德妃被一波又一波人拜訪,話裏話外就一個意思,玻璃窗是雍郡王搞出來的嗎?宮內什麽時候能全都換上?

人人都很關心,因為比起貴價玻璃瓶的可有可無,玻璃窗戶是生活必需品。

除了暖炭供應特別充足的四妃,其他人或多或少都體會過紙糊的窗在冬天會透風。

京城的北風持續幾個月,明明把窗戶都給關嚴實了,但寒風就是無孔不入。

一夜醒來能把鼻子都給凍僵了。雖然沒人住過有玻璃窗的房子,但都有樸素認知,玻璃比紙糊的窗防寒。

德妃面對眾人的試探與試好也是內心懵圈。

老四不可能向她匯報在做什麽,更不提康熙不喜妃嬪沾手前朝那些事。

即便知道老四在七月下旬進玻璃廠,但也不可能清楚他的研究進度。

隔著一堵宮墻,烏拉那拉氏倒是照例每月來請安,卻不曾提及老四被安排的工作。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依著烏拉那拉氏的說法,四爺府內一切都好,而四爺在外做什麽全是皇上的旨意,竭盡全力去做就行,不必問是利是弊。

德妃無從得知外頭的具體情況,結合皇上一個多月不入後宮,玻璃窗一事可能真的事關重大。

她一向明哲保身,索性也就稱病將訪客都拒之門外,連宜妃來探也不搭理。

私底下,特意叮囑胤禎別瞎摻和,老老實實地繼續給老四的三個孩子輔導課業。

四個月後,也就是來年二月,胤禎就要正式迎娶完顏氏。留給十四提前適應帶娃生活的日子不多了。

殊不知胤禎聽了這番囑托,只提取到了一個重點,成婚後真不想馬上有孩子。

明年,他也就十四歲,還沒有做好準備迎接親生的混世魔王們。

四哥家的三個孩子只能通過書面方式折騰他,而親生孩子能給近距離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