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3/4頁)

朝臣畏懼長平帝的怒火,雖然不贊同長平帝大肆提拔北疆將軍,給兒子和女婿放權,但權衡利弊之後,也沒人肯勸阻長平帝。

紀新雪收回目光,盯著腳尖陷入沉思。

他願意稱過去的一個月為長平帝登基之後,朝堂最安靜的一個月。

武將連夜審問兩衛一營的軍官。

文臣殫精竭慮的調查小吏家族。

雙方皆為差事忙碌,連扯頭花的力氣都沒有。

可見他此前的想法沒錯。

只要能及時消耗朝臣的精力,就能減少沒必要的紛爭。

相比萬眾矚目的刺客案,突然出現在眾人眼中的小吏家族,初見時只道是尋常,越是深入的了解,越令人震驚。

短短兩旬的時間,文臣們只來得及調查六部中的小吏。

總共九百三十二人,全都沾親帶故,居然找不到兩個完全沒有親緣的人。

可惜三省六部對小吏家族的調查過於突然,不僅小吏家族毫無防備,三省六部也沒有準備。

匆忙之下,能調查出的罪證大多都是收受賄賂,利用職務之便為部分商人或百姓行方便,沒有牽扯出了不得的大案。

所有調查出罪證的人都取消其吏籍,按照虞朝律法處罰。

若有直系血親,同樣取消吏籍。

如此簡單懲罰,竟然能令在籍的九百三十二名小吏,銳減到三百零二人。

僅僅六部就有近千名小吏,再加上九寺、五監、各處不為百姓所知的衙門,長安之中,至少將近三千名小吏。

就算是有再大的隱患,也不可能在一夕之間找到替換他們的人。

長平帝無意節外生枝,導致民間動蕩。

他調取京郊大營士兵暫時接替六部缺少的小吏,明確的表示,按照新的選拔小吏標準,選出足夠的人手之前,不會再懲治小吏。

紀新雪不動聲色的揉了揉僵硬的嘴角。

暗自慶幸他沒指望用小吏家族解決世家,否則如今只能失望。

好在長平帝的‘暫時不會再懲治小吏’只是‘死緩’,已經警醒的朝臣絕對不會再像從前那般疏忽小吏的存在。

世家若是不想成為眾矢之的,便只能眼睜睜看著小吏家族逐漸被取代,不能再利用小吏家族做任何事。

只要能削弱世家,避免對方在無路可走時狗急跳墻,對虞朝造成預料之外的損失,對紀新雪來說,都不算做白工。

朝臣仍舊沉浸在兩件大案的余韻中,紀氏皇族已經開始全心全意的準備三月的大事。

長平朝的嫡長公主,將在三月出嫁。

紀新雪忙中抽空,在大朝會提出在北疆建立穩定互市的建議。

經過兩個多月的細化,紀新雪自認即使這份建議並不完美,他也已經竭盡所能,短時間內都沒辦法想出更好的方案。

正好丟給閑下來的文臣武將們繼續完善,免得他們半日沒事做,就想扯頭花。

虞珩腳不沾地的忙了幾日,終於在從京郊大營的回到長安的第五日尋到空閑,應祁柏軒的想念,去英國公府看望他。

等在回廊的人不僅有態度冷淡的祁柏枝,還有巧笑嫣然的祁十三。

“阿兄?”祁十三蹦蹦跳跳的走到虞珩面前,舉手投足間皆是少女特有的靈動嬌憨。

雖然她已經竭盡全力的隱藏情緒,但眼底深處的失望和埋怨,還是沒辦法瞞過虞珩。

她以為紀新雪也會來。

虞珩退後半步,問道,“你在這裏做什麽?”

祁十三愣住,明亮的桃花眼中逐漸聚集水汽,難以置信的反問,“阿兄不想看到我?”

若是平時,她肯定不會在‘貴人’面前如此放肆。

自從及笄禮之後,祁十三在懷安公主賜給她的教養女官手中吃足了苦頭。

她是長房嫡幼女,因為平日不怎麽與長輩親近,也沒人在意她的禮儀學的如何,只能說是馬馬虎虎。

偏偏紀敏嫣看出祁十三的野心,有意拘束她,特意選了名以嚴格著稱的教養女官給祁十三。

第一天,祁十三就和女官吵得不可開交。

最可恨的是,她吵不過女官,又不敢動手,只能忍下這口悶氣。

什麽站姿絕不止挺胸擡頭那麽簡單,面對長輩、面對同輩、面對晚輩、接受誇獎、遇到挑釁……皆有不同的細節需要注意。

可惡!

任憑誰來,祁十三都敢說,這是找茬!

英國公夫人卻說這是好事。

懷安公主賜給她如此嚴厲的女官,是因為對她寄予厚望。

祁十三沉默許久,從感情考慮,她沒辦法相信英國公夫人的話,但從理智考慮,她堅信英國公夫人說的沒錯。

她開始記憶中最痛苦的日子。

白日與女官學禮儀,晚上聽英國公夫人講秘事,睡夢中都在琢磨英國公夫人意味深長的教導。

要不是有成為親王妃、甚至皇後的希望,祁十三委實難以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