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三合一(第5/6頁)

他聽說過周家世妹的婚事艱難,低不成高不就總是被人笑話,這不僅是他阿耶救命恩人的女兒,還是從小跟在他後面跑的世妹,於情於理,施茂都願意娶周家世妹。

紀新雪安靜的聽著施茂口中的故事,眼中的情緒逐漸復雜。

如果周綰頂替的人不是在施茂心中占據一席之地的周家世妹,而是個不熟悉的人,也許就不會再有後面發生的種種事。

施茂婚後通過種種蛛絲馬跡和試探發現周綰不是他的周家世妹,態度堅決的要休妻,生平第一次被潯陽府府尹按在春凳上打家法。

然後是無休止的爭吵和反抗、鎮壓,潯陽府府尹終於忍無可忍,讓府中的仆人押送施茂去莊子上冷靜。

施茂沙啞的聲音充滿苦澀,“我當時年幼,除了替周家世妹不忿,更傷心阿耶和阿娘的態度,甚至賭氣的問阿娘究竟我是阿耶的兒子,還是那個人是阿耶的女兒,臉上狠狠挨了個巴掌。”

傷心絕望之下,施茂決定離家出走,他剛離開莊子的時候,心知肚明是家中父母默認他出去散心,才能如此輕易的逃出袁州。

施茂先在袁州附近停留,不動聲色的轉移金銀,於某日通過跳船的方式甩掉家中仆從,一路北上到安業落腳。

期間周綰曾在他還沒擺脫家中仆從的時候去找過他,表示她只想與施茂好好過日子,如果施茂不喜歡她,她可以為施茂挑選能得施茂喜歡的良妾。

提起安業時,施茂眼中浮現悵然,“後面的事公主應該聽說過,我與蘭兒我歸家的三個月見過那個人,她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周綰願意以貴妾禮迎張蘭進門,無論張蘭的兒女記在誰名下,她都願意對那些孩子視如己出,甚至願意用私房錢給張蘭的父親和弟弟置辦房產,讓張蘭隨時與家人團聚。

“你答應她了嗎?”張思儀忍不住問道。

施茂搖頭,眼角眉梢皆是苦澀,“我不敢答應她。”

經過在安業的十多年生活,施茂心中已經有更重要的人,不會再為記憶中的世妹非要與周綰斷絕所有關系。施茂承認他對周綰提出的條件心動過,僅僅是心動而已。

他已經對張蘭承諾,要重新娶張蘭為妻或留在安業,即使周綰所說的條件再誘人,他也不敢再騙張蘭第二次。

況且在施茂心中,對張蘭威脅最大的人從來都不是周綰,是他的親生父母。

他的親生父母就像是魔怔了一樣,為了周綰連親生兒子都能不要,肯定能做得出覺得張蘭讓周綰受到委屈,就要處置張蘭的事。

施茂深知父母容不得別人說他們待周綰有半分不好的性子,如果周綰和張蘭在同處生活,即使周綰拒絕,父母也會將張蘭的孩子都記在周綰名下。

這也是張蘭絕對無法忍受的事。

最後,誰都沒半辦法說服其他人,他們只能心照不宣的保持現狀。

周綰仍舊留在施府中做她的孝順媳婦,潯陽府府尹夫婦的掌上明珠。施茂回到安業守著張蘭和兒女生活,隨口敷衍潯陽府府尹要他過兩年將長子、長女送回江南讀書的話。

“即使是我鬧得最兇的時候,阿耶也沒向我透露過她的來歷。”施茂放空的目光忽然聚焦,“我阿娘曾罵我是有幸娶王女還不知道珍惜的蠢材。”

紀新雪的目光瞬間凝結,擡頭和虞珩交換眼色。

他們都想起了從‘巧器’中找到的羊皮羊皮卷,上面以突厥語記載著王女、勇士和馬鞭。

那張羊皮紙上對於王女的贊美不出紀新雪和虞珩的預料,完全符合平珍。

才短短幾日過去,他們就聽到了第二位王女。

虞珩忽然發出聲輕笑,看向施茂的目光滿是輕蔑,“本王怎麽從未聽說過有王女流落在外?你母親莫不是得了癔症。”

施茂絲毫沒有因虞珩不客氣的嘲諷動怒,反而贊同的點頭,“我也覺得我父母像是被人下蠱。”

李金環和張思儀都沒看過羊皮卷,他們順著虞珩的思路往下想,皆將王女當成紀氏皇族的人。

張思儀接連提出幾個可能是王女生父的人,還沒被反駁就搖頭否定,再次陷入冥思苦想。

紀新雪趁著張思儀和施茂打岔的功夫仔細捋順思路。

如今已經能肯定,平珍十有八九與突厥有關系。

平珍被抓不久,從江南商人處搜到的巧器內找到的羊皮卷上的線索指認平珍是‘王女’。

因為擅長辨認筆墨的人斷定,羊皮卷上的字跡寫下的時間不超過半個月,紀新雪懷疑平珍只是個擋箭牌。

如果真正的王女是周綰,起碼潯陽府府尹夫婦捧著周綰的行為變得合理。

萬一讓周綰不痛快,自曝身份,潯陽府府尹光是三族都未必能平息皇帝的怒火。

紀新雪腦海中仍舊有很多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