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烤紅薯(第2/2頁)

京中貴人們雖遺憾不能將這些玉米做留種用,但也能想得通。可這紅薯,他們可是有聽聞可先用根莖播種,待上面長出藤蔓後,將其修建下來插杆種植便可。而且伺候的好,春季早些播種的話,那藤蔓還可修建兩次栽種。

這紅薯產量還極高,所以他們只需購買少許便可滿足自家食用了。若是購買得多些的話,甚至說不準還能借此掙回不少銀錢。

再者這麽一來,他們也不算與民爭利。

可誰知,那位林大郎不僅給他們送的是烤紅薯,便是售賣的也是烤紅薯!

而且林大郎又對外招短工了,招來的人都去給他烤紅薯了。而烤好的紅薯每日便由商者們出京用車拉到各自的商鋪裏售賣……

如這般烤熟的紅薯,他們又如何能用它去留種栽種呢?

就在林立文這邊招人烤紅薯售賣的時候,屯田司也將來年推廣種植一事的具體章程做出來了。於是,朝廷便要開始將玉米和紅薯分發給各地百姓,進行大面積的推廣種植的消息也快速的傳播了出去。

這消息一傳出去,百姓一個個的俱都歡欣雀躍,奔走相告。

“發良種了,官府要來給我們發良種了!”

“我剛瞧見衙役們正往裏正家中走去!”

“哎呀!你莫要跑那麽快……戶籍,戶籍還沒拿上呢!”

“對,戶籍!”

“……”

因為這些年,朝廷沒少給百姓發新良種。所以皇朝各地的老百姓對如何領取良種要走的流程,也很是熟悉了。

一般情況下,官府會先下文書給各府州。府州那邊再將文書,傳至轄下每一縣令。

縣令收到文書後,便會派遣衙役去到各村尋當地的裏正。

裏正得了衙役們帶來的消息後,便會將消息告知村中所有的村民們。然後村民們拿著各自的戶籍,去到裏正家中,跟衙役那邊做好預領登記。

待到村民們的登記做好後,衙役們便會將各村的登記上交給縣令。縣令再安排人將名單與縣衙裏的戶籍登記做比對。

確認無誤後,之後便是良種的分配和領取。

各村的裏正拿著存档的預領登記,喊上村中一些人,在規定的時日裏駕著牛車去到縣衙的倉房領取便可。

當然,因為是新良種,所以有時候便還需要先教授各地鄉民們種植。而這些事,便是由當地任職的農官負責。

農官們在教習百姓之前,朝廷會給他們發放種植技藝文書。以及若是有必要的話,朝廷便還會安排人去到各府州,將當地農官們召集過去,對他們進行統一的培訓。

如此次朝廷一起推廣的玉米和紅薯,便是屬於新農作物。而這兩種新農作物種植起來確實沒什麽太大的難度,但是種植成活和種植好,卻是兩回事。

因著各地都有農官教習百姓種植,所以即便這才是頭一年的推廣種植,百姓們也迎來了大豐收。

而幾乎是百姓地裏的玉米紅薯剛有長成的趨勢,那些個商者們坐不住了。一個個的提前下到了各地的鄉村,與村民們商談起收購這兩種農作物的事。

這些年來,如京中貴人們習慣被林立文薅羊毛一般,商者們也習慣了時常下鄉去收購農產物。

畢竟誰讓那位林大郎,特意請奏過永興帝。凡他所帶領的農學院培育出來的新良種,頭一年推廣時,除部分官田所需外,其余只分發給百姓。

那些個貴人們都被逼的收回了手,他們這些商者又哪裏能行呢?

後面也曾出現過不死心的商者,想要高價購買百姓手中的糧種。說實話,頭一年的時候還是成功過的。但再後面,那些百姓瞧見了有那位林大郎在前面幫著大力推廣,新良種只要他們肯用心種植,便都能掙上前面一兩年的好銀錢後,大家便怎麽都不肯再售賣自己分到的種子了。

要知道商者們肯花高價買來自己種植,必然是要在裏面掙銀錢的。因此他們能給出的價錢瞧著雖高,但若跟種植出來的成果所賣的銀錢相比,卻還是差得遠了。

如此一來,百姓們不肯往外售賣種子。新物種又被那林大郎推廣的不錯,商者們為著利益而來,自然也就不會跟銀錢過去……

久而久之,商者們便也習慣了下鄉收購各種農產品。

百姓掙來了銀錢,也知曉商者到來的重要性。大家為了能吸引更多的商者到來,各地便也開始自發的修建起了各自村中的道路。

雖時下那些道路依舊多為黃土路,但路皆寬了許多,能容得下牛車行駛不說,路面也被壓得緊實。一些條件較好的地方,還會盡可能的將路修得更為平整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