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花錢(第2/3頁)

卻沒想到,這一次林立文就這麽把制糖方子公開了!

“那林大郎轉性了?”

“不知曉……不過這事確實挺奇怪的。”

要知道那林大郎最為摳門不過,且也是最為喜歡從他們口袋裏掏銀錢了。

“嘖,管他呢!便是轉性了又如何?過去他還少掙咱們銀錢了麽?”

“此言在理!不過他這兩種糖果的味道卻著實不錯……我家中那幾個小兒們,對此尤為喜愛。”

“我家的也是……”

“我還聽聞,那林大郎言道果糖還可用他那法子,制作成別的口味……”

“哈,我已經安排人去試做了!”

這些商者和貴人們既是要制作果糖,必然就少不了裏面的果味來源。

於是今年家中但凡是種了柰樹的百姓們,皆是喜氣洋洋。

前些日子,那位林大郎在莊田裏大肆收購柰,給的價格還不低。緊跟著,一些商者們也突然紛紛開始收柰了。

“需得快些收來,莫要再被人搶了先。”一商者還這般言道。

“若不然,如去歲收梨那般,安排人下鄉去收吧……”

商者們對此其實也很無奈。

那林大郎提前收購走一大批的柰,這便使得京郊附近的百姓們家中所囤柰便少了許多。他們因此慢了一步便算了,偏那制糖果的方子也被公開了,好些商者如今都緊盯著這片市場呢!

“可!梨也多收來些……”

如今還又是一年冬季食用凍梨的時候了,雖早些時候便收走了好些。但是這一次商者收梨,是因著這梨子也可以如柰一般,制作出梨子味的果糖來。

於是一些較為偏僻地方的百姓們便聽聞,有商者們要下鄉來大肆收購柰和梨子。還是好幾波不同的商者都需要,因而他們是有多少收多少,給出的價格都不低。

“今年怎的這般奇怪,柰都這般好賣了!”

“這柰味道又不好,也不知曉這些商者們收這許多的柰是作何用的啊?”

“我倒是有聽聞,說是林大郎給了商者們一制糖的方子……需要用到好些果子。”

“什麽?果子竟然也能制糖嗎?”

“不知,我只是這般聽聞……”

“哎,你管他們是拿去作何用的!他們真金白銀的掏出來,咱們將銀錢收了便是。”

“也是……說起來咱們這兩年的運道可真是不錯。梨子好賣,便是難吃的柰也能換來不少銀錢了!”

最要緊的是,以往需要他們耗費大力氣,將水果擔運出去才能換來些許銀錢的事,如今也不用做了。

這些商者們因為搶著收購柰和犁,都紛紛派人下鄉收購。而且當人手不夠的時候,他們要麽收購上價格略高些,要麽便直接在當地招聘一些漢子們幫忙運輸。

於是今年的冬日裏,一些漢子們也因此掙來了好些銀錢。

畢竟時下交通狀況不好,尤其是百姓們並不重視果樹,因而好的田地他們是舍不得拿來種植的。往往是那偏僻的山區裏的一些村莊,才有百姓會多多種植梨和柰。

而這種地方的路況就更為糟糕了。

一些地方甚至連牛車都駕駛不進去,那麽裏面的果子收到了,就需得先用人力將其擔運出來。

便是這種苦力活,給的工錢也極低。但是對時下一些也沒別的掙錢法子的漢子們來講,在冬日農閑時刻能用力氣換來銀錢,他們已然很是高興了。

“我聽聞,余家商鋪要人要得急,給的工錢比王家商鋪要高一些……”

“那咱們去余家商鋪?”

“自然!”

這些商者們需要收購的量越大,所需要的漢子便越多。要的人多了,這體力勞作的工錢自也跟著上漲了些許……

當然這種上漲不會太大,而且這些許的人工費對於商者來講,是整個制糖裏最細小的一筆銀錢支出了。更別說,他們還緊著時間制糖。

雖那位林大郎將制作糖果的方子對京中一些商者公開了,但一時半會的還不至於在南地造成廣泛的傳播。

京中這些商者們的目標,便是對準了南地那些貴人們。畢竟蔗糖還是奢侈品,一直就不是普通百姓所能食用得起的。

也因此,除了北地的梨和柰需求量增大了,南地的柑橘等水果也跟著莫名的比往年要暢銷了起來。

對於柑橘這種水果,時下還沒有達到北地也能種植成功的技術。但因著它比較耐存儲又好運輸,所以在北地,柑橘跟之前的甘蔗差不多。屬於時下大家常食用的一種水果,只是價格上不如梨那般的親民。

林立文這一次沒想著去種什麽柑橘了,雖然柑橘某些品種他也能種植成功,但對他來講,卻是沒這個必要。

於是林立文便只派遣了吳六,去京中一些鋪子裏購置了一大批柑橘回來。

這些都是用作水果食用的,至於橘子味的果糖,他暫時是也沒這個想法去制。不過林立文倒是很有興致的聽吳六講述最近京中甚為流行果糖和奶糖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