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耱地(第3/3頁)

針對這件事,大家私下也在不停的討論。

“麥子竟然不能連著在同一片地裏種植嗎?”

“既是林大郎說的,那絕對就是真的。”

“我家有好些地原本都是些美田的,可種著種著,地裏產量越來越低,就變成了薄田……未曾想,竟是這般原因。”

麥子連作之危害,直到這一次,西州百姓們才有了些許的認知。

而這樣一來,老百姓們所擁有的田地裏,能符合要求拿來試種冬小麥的便不多了。

但不管怎麽樣,凡是報名了這次冬小麥試種的西州老百姓們,最近一個個的跟打了雞血似的。那些個被林立文派遣下來給村民們講解冬小麥種植時注意事項的衙役和農家好手們,也享受到了老百姓們前所未有的歡迎和笑臉。

要知道這可是以冷獨,彪悍,野性和排外等出名的西州漢子們,甚至以往遇到矛盾時,這些西州漢子還十分不喜與人爭論,能動手就絕不多說話!

以至於便是他們西州本地的衙役們,過去下鄉時都得盡可能的組團去。要不然,很有可能因為上頭下達的政令讓這些西州百姓們心生不滿後,二話不說,抄起家夥先給他們來上幾下。

哪怕事後將這些鬧事者抓到縣衙去治罪,可他們因此受的傷也還是在啊!

而這也是上一次巡查時,張五郎見著王四郎跑走,特意與林立文解釋並且他勿要怪罪的一個未說明的原因。

他其實並不是在為王四郎說話,他是怕林立文因此生氣而不小心惹怒王四郎,王四郎抄起家夥反給林立文來上一下!

要知道這位林大郎可是他們刺史大人如今最為看重的寶貝,可萬不能在他的帶領下,被西州一漢子給傷了。

這便也使得原本只是沖著林立文給的高嘉賞而下鄉的衙役們和農家好手們,教那些村民們冬小麥的種植技術時也就更為上心了。

而此時,之前大家學來的新農具——一種用酸棗樹枝或是別的樹枝,然後編織在如往常大家使用過的長形耙下方一般模樣上的木框新農具,也終於派上用場了。

“此物之前教授制作時就與大家說過了,是用來耱地的。而耱地的作用,便是用來保墒。”

至於如何使用,那便更為簡單了。

就跟長形耙一樣,前頭用牲畜或是人力拉著,然後在已經耙過的地裏用此農具進行一遍耱地,也可以叫做蓋地。

但因著這物件是木制,整體較輕。因此要想將地能耱得更好些,那木框上就需得壓制一些重物,或者是直接站立一個人。

大人的話往往體型過重,牲畜拉動,大家舍不得。人力來拉,更為費勁。因而一些大人便把目光,對準了自家小兒們。

他們讓家中體重較輕的小兒們坐在木框上增加重量,然後再由前頭的大人們拉著一塊耱地。

小兒們還從未這般“玩”過,因此一坐上去,便再也舍不得下來了!

如一些家中只有一個小兒的倒還好,畢竟西州百姓們誰家還沒有個十幾二十畝的地啊,這還是種地幹活的正事。自家小兒喜歡玩這個,便讓他們坐個盡興便是。

只一些家中小兒過多的,那便少不得爭搶一番了。

於是好些地裏便出現了類似這般的情景……

“嗚嗚嗚……爹娘,三郎耍賴!他已經坐過一畝地了,這回是輪到我的,可是他不願意下來!”

大人們便少不得暫時停下來,或是哄著耍賴坐在木框上不肯下來的小兒下去,又或是去哄更為年長也能聽得進去道理些的大兒們……

當然也有兩邊都不肯退讓的,這時候大人們便得給他們屁股上一人來上兩下。

然被打後,也不過是哭鬧兩聲。但只要等到大人們一喊:“誰要上來坐?”後,保管還在哭鬧的小兒們便都停歇了下來,又開始爭搶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