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贈苗(第2/3頁)

“大郎真不是在誆我們吧?”

實在是兩者之間的數目相差甚大,讓人聽了只覺難以置信!

而這個數目村民們此刻還不知曉的是,林立文是把家裏另外要種植的那幾畝旱地所需的棉苗一起算上了!

林立文更是說道:“這便是我這育苗法子的第二個好處,它至少能省掉往常所需棉種四份之中的三份!”

這話一出來,頓時有人急切的大喊道:“還請大郎快細細說下,這法子所需之物……我好這就去準備!”

因為若是只需這麽一點棉種,那大家家裏多少都是還有些許剩余的。此刻完全可以拿來與林立文學育苗的法子,用作棉地後面所需的補苗。

“我也這就去準備!”

……

面對這些村民們眼巴巴的目光,林立文也不拖延的直接說道:“我先把所需的事物與你們說一下……”

這年代肥力有限,因此林立文告訴大家,棉種培育所需的兩樣主要肥料便是發酵後的農家肥以及處理過的腐殖土。

腐殖土當初林立文雖那般說了,但畢竟林家大郎的名聲總還是在的。村民們對此是半信半疑的態度,但想著腐殖土都是一些無本之物,不過費上些許時間,所以林立文還是見著有不少村民們也去山裏挖來處理了。

要不然,他此刻也不會跟大家提議今年就可以開始培育棉苗,用作之後的補苗。

把需要的東西先細細說了後,林立文又說道“……你們且先回去準備好,待我把地裏這些棉苗種下後,我再來與你們細說之後的操作。”

“是嘞,大郎這地我們還沒幫著種完呢!”這是之前就答應好,要與林立文種植,卻總是因為這樣或是那樣的原因,一直沒能還完的村民喊出來的話。

然這一次,他們注定又沒法還上了。

因為好些村民們心動林立文那育棉苗的法子,見著眼下不就有現成的棉苗和地能讓他們先來上手一試,頓時一個個的在那還說道:“大郎你莫要動手!教授我等種植之法便可,也好讓我等先來學上一學……”

村民們說著,還一個個的又跑去掙搶農具了。結果就是林老頭他們手裏的農具再次一空,如先前好多次那樣,到最後他們自家人反而沒機會下地,只能幹巴巴的在一旁瞧著了。

而那些村民們在把農具搶到手後,又開始急切的催促林立文教授他們移栽法子了。在他們看來,林立文是決計不可能拿自己的地來瞎折騰的。所以這個時候他教授出來的法子,也必然會格外的細致。

那麽這時候若是能上心些,努力的跟著大郎把法子學好了,等到了後面自家地裏來用此法種植之時,才不至於慌了手腳或是哪裏有所遺漏。

面對如此積極的村民們,林立文就站在地裏,仔細的與大家講解起了棉花移栽的技術與一些注意事項。

“若遇地旱,就需前一日下午先與苗床澆上一次水。”林立文這次的移栽倒不用,因為近日雨水較多,他也都檢查過了的,苗床裏的那些營養缽濕潤度都是夠的。

而且因為育棉花時所制的營養缽是土制,雖不如現代那些買來的營養缽方便。但它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便是在棉苗移栽進地裏的時候,可以連棉苗帶一部分的營養缽一並種植下去。

這樣一來,就能做到整個移栽過程中棉根少受傷。

“移栽棉苗時,也請大家仔細分類一下……盡可能的把同樣大小的棉苗種植到一處。”因為相同大小的棉苗,後期的成長也能盡量接近,便有利於後期的棉地管理。

提醒完移植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後,待到村民們拿著鋤頭,開始往棉地裏種植棉苗時,林立文又交代他們,可以分成兩組。

每組兩人,分工合作。

第一組的人先挖坑,組員下棉苗,他再覆上一些土。但這土不能一次就覆好,這時需換第二組來。

第二組的一人提桶淋水,待水淋好後,他的組員再拿鋤頭覆蓋上棉苗所需的剩余土壤……如此,便算是把棉苗移栽完成了。

而林立文把工分得這麽細,也是為了讓村民們更好的記住移栽時的具體步驟和所需注意事項。

再之後,便是村民們在地裏幫著林家移栽棉苗,而林立文就來回的在地裏察看,遇到有動作略不當的村民們時,他便再耐心的糾正一下。

至於林家眾人,他們摸不著地裏的活,但也舍不得離去。便都在地裏待著,一邊看著村民們是如何幹活的,一邊認真聽著林立文的教授。

最後林家的這十畝荒地與另外一片的那幾畝露田,在眾多村民們的幫忙下,竟連一日的時間都不到,便全部移栽完畢了。

把棉苗移栽完後,村民們又驚訝的發現,林立文先前培育所費的那二十五余斤苗種竟然還未全用完!